3 上升
这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奇怪之处。它们极度害怕快乐,即使你本人很向往快乐。如果它们逮到你笑,甚至假装笑,你就糟糕了。笑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它们会用10吨的抗衡力来抵消它。 引自 3 上升 那时的我:我为什么还活着?什么也感觉不到不是好过饱尝痛苦吗?0难道不是大于-1000吗? 现在的我:听着,听我说,记住我说的话——你做到了,翻过这道坎,生活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你懂吗? 引自 3 上升 活下去的理由
1、你以为来到了外星球,没人能理解你经受的痛苦。但实际上,他们理解。你觉得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你唯一的参照点是自己。你从未经受过这种痛苦,滑入深渊的冲击令你胆战心惊。 然而,还有其他人来过这里。在那片黑暗之中,有上千万人与你同行。 2、你已经有自杀的想法了,情况不会变得更糟了,以后只会有上坡路。 3、你恨自己。这是因为你敏感。估计每个人都会找到恨自己的理由,如果他们想得跟你一样多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全都是混蛋,也都是美妙的天使。 4、你有一个标签,“抑郁症”,那又如何?其实如果问对了专业人士,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标签。 5、你得一切都将变得更糟,但这种感觉只是你的症状。 6、头脑有它自己的天气系统。虽然你现在身处龙卷风之中,但龙卷风的能量最终会被耗尽的。坚持住。 7、无视偏见。每一种疾病都曾招来偏见。我们害怕得病于是恐惧滋生偏见。比如,脊髓灰质炎曾被错误地指为穷人才会患的疾病。而抑郁症常被人认为是一种“软弱”或性格缺陷。 8、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现在这种痛苦不会永远持续。如果痛苦告诉你它会持续,是它在撒谎。其实痛苦是一笔债,可以用时间偿清。 9、头脑会变。性格会变。我在《人类》(The Humans)中写过:“你的头脑是一个星系,黑暗比光明多,但光明是值得等待的,所以不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黑暗是全部。要知道生命不是静止的,时间也是空间,你在时间的星系中移动,等待那恒星。” 10、有一天,你会体验到与这痛苦相等的喜悦。听海滩男孩的歌曲,你会流下欢欣的泪。你会俯身凝视怀里婴儿甜睡的脸,你会结识很多好朋友,你会品尝从没吃过的美食,你会在高处俯览美景,不去考虑从这里掉下去摔死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书你没有读过,它们会让你更充实。你会吃着超大份爆米花看很多电影。你会跳舞、大笑、做爱、沿着河岸跑步、聊天到深夜、笑到肚子疼。生活在等待着你。虽然你现在被短暂地困在这里,但世界哪儿都不去。如果可以,坚持下去。活着总是值得的。 引自 3 上升 如果确实像叔本华说的,“为了和其他人一样,我们失掉了四分之三的自己。”爱就是重新找回那四分之三自己的方式。找回童年就已失去的那份自由。也许,爱就是找到那个可以在他身边做古怪自己的人。 通过交谈,我帮助她成为她,她帮助我成为我。 当你在某个人面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时,你会向外投射不满意的自我。 我可以和她谈心,谈任何话题。和她在一起就像和另外一个我在一起。 引自 3 上升 如何陪伴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永远不要说“振作起来”或“高兴起来”,除非你会提供具体、万无一失的操作方法。(“严厉的爱”不管用,老套的、温柔的爱就足够了。)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如果病人说了一些无心的话,要体谅他们。 引自 3 上升 一个微不足道的时刻
这不是一个快乐的想法,只是一个中性的想法。但它是穿透乌云的一束光,昭示着太阳还在某处存在着。虽然这10秒钟一会儿就过去了,但我有了希望。终有一日这无痛苦的几秒会变成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 引自 3 上升 对于我,抑郁症不是麻醉剂,而是兴奋剂、强化剂,就好像我一直住在売里,突然间売消失了。我完全暴露了,鲜活、赤裸的意识,被剥了皮的人格,浸泡在酸液里的大脑,被各种体验侵蚀着。我没有意识到,这种头脑的赤裸状态竟会兼具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这是我当时无法理解的。 我并不认同“任何杀不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这句话。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那些“杀不死你的”通常会使你更弱小,让你在余生里四肢无力,不敢走出家门,甚至是卧室。它们让你颤抖,语无伦次,头倚着窗,祈求回到它们出现之前的日子。 不。 其实抑郁症不是一个能用“意志力”解决的问题,至少不是那种“别想太多,挺住就好”的意志力。它更像是一种对情绪的放大和锐化处理,一种从平淡到诗意的转变。24岁之前,我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痛苦,但同样也没有感知过这样的快乐。抑郁症也许是这种觉醒的代价,然而当它真正发生在你身上时,这代价却又显得太过沉重,乌云再美也仍是乌云。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快乐不仅能补偿痛苦,更能让你真正从痛苦中走出来。 引自 3 上升 快乐就是我和安德莉亚从郊区公寓走去市中心的路上,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脸上。直到阳光不在,快乐才消失。那天之后,我知道自己还是可以得到快乐的,生命再次对我散开。 引自 3 上升 人们说,阅读不是为了逃避,就是为了找到自我。我倒是觉得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区别,因为我们会在逃避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与我们身在何处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去向何处。 引自 3 上升 如果除了死亡之外,还有这样一条逃离头脑的出路,那就是文字。文字不是让我们彻底逃出头脑,而是帮助我们逃出某一个头脑,然后给我们砖瓦去建造另一个头脑,相似但更好,靠近旧的但基础更坚固,景色更美好。 莎士比亚说:“艺术的目的是赋予生命形状。”我的生命,我混乱的头脑,需要一个形状。我的人生已经“丢掉了情节”,没有了线性叙事,只剩下杂乱和混沌。所以我喜欢外部叙事带给我的希望。电影,电视剧,尤其是书籍,它们本身就可以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每一本书都是人类头脑在某特定状态下的产物。所有书籍摆在一起,就是人性的总和。每次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都感觉像在看一张藏宝图,而那宝藏就是我自己。但每一张地图都是不完整的,我只有读完全部的书,才能找到宝藏,因而这个找到最好自我的过程是一场无尽的远征。而书籍本身似乎也在隐隐印证着这个观点,因为每一本书的情节都可以被归结为“某个人对某样东西的追寻”。 引自 3 上升 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熟悉那种痛苦,面对每一天,如同“黎明撕裂,伤口再次流血”。抑都症和焦虑症竟与创伤后应激障如此相似。难道我们经历过什么不为人知的创伤?难道现代社会的噪音和快节奏伤害了我们洞穴人的头脑?是我太多愁善感?还是生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引自 3 上升 打败一个怪物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一个更可怕的怪物。 我开始意识到,做一些让我惧怕的事(又没有被吓死)就是最好的治疗。如果你害怕出门,就走出门。如果你害怕封闭空间,就在电梯里待一会儿。如果你有分离焦虑,就强迫自己独自待一会儿。当你抑郁、焦虑时,你的舒适区会从整个世界缩小到一张床,甚至缩小到什么也没有。 新的地方带给你的刺激与兴奋,会让你既害怕又自由。在熟悉的地方,你的头脑全神贯注于自身,你的卧室没什么值得留意的。外部威胁为零,只剩下内部威胁。在异国他乡环境是新鲜的,你不得不更加关注头脑以外的世界。 古斯塔夫·福楼拜说:“旅行使人变得谦虚。因为它使你领悟,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是多么的渺小。”这种视角会带给你自由感。如果疾病一方面让你弱化自我价值,一方面却又让你过分在意那些本来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你就尤其需要用这种视角看问题。 引自 3 上升 其中最重要的武器是一种新的认识:我病过,但后来康复了,恢复健康是可能的。还有一个武器是跑步,我知道了身体会影响头脑,所以我开始经常跑步。 村上春树还说:“在自己的极限内拼尽全力,这就是跑步的本质。” 跑步时的那种单调粗重的呼吸,人行道上有规律的脚步声一一就像是抑郁症的一种隐喻。每天去跑步,就等于每天与自己战斗。 跑步有时的确管用,但它不是万能解药。我不是宙斯,没有制造雷电的魔力。但这些年来我收集了很多抵抗抑郁的方法,它们偶尔能给我提供帮助,这已经很好了。为战斗准备的武器平时不露锋芒,但一遇到战事就能随时点燃战斗力。写作、阅读、交谈、旅行、瑜伽、冥想、跑步,这些我为了与抑郁症作战准备的武器也是一样。 引自 3 上升 大众对患抑郁症的名人有太多偏见,似平一个人只要获得了成功和金钱,就对精神疾病有免疫力了。那其他疾病呢?雅道名人就不会得感冒?抑郁症可以是毫无来由的。 抑郁症还让你有内疚感。它对你说,“瞧瞧你的人生多美好,你有完美的男友/女友/丈夫/妻子/孩子/狗狗/沙发/粉丝/工作/健康/罗马假日/即将还完货款的房子/没离婚的父母……” 事实上,外部条件的完美可能会加重抑郁症,因为它会使“你是什么感觉”和“你应该是什么感觉”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大。 引自 3 上升 你以为物质是梯子,其实它是滑梯,带你滑入深渊。正如佛教教诲我们的,对物质的过度依恋只会带来更多痛苦。 有人说,疯狂是对这个疯狂世界的合理反应。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抑郁症也只是对我们无法理解的人生的合理反应。 引自 3 上升 他(林肯)质问自己是否能活着,是否能面对生命之悲惨。最终他决定,他必须。他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渴望”一一要在活着的时候做出一番成就。——约书亚•伍尔夫•申克 引自 3 上升 “每当我听见有人为奴隶制辩护,我就特别想让他亲身体验一下做奴隶的感觉。”——林肯 引自 3 上升 恐惧让我们好奇。悲伤让我们思索。(“生存还是死亡?”这是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不必像丘吉尔和林肯那样,利用它统治一个国家,甚至不必用它去完成一幅美丽的画作。 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好了。比如,我发现冷静地认知死亡可以让我更坚定地享受生命,珍惜和孩子、爱人在起的宝贵时光。抑郁症增加了痛苦的强度,却也能增加幸福的强度。 引自 3 上升 抑郁症也许是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乌云,而你是整个天空。 引自 3 上升 治疗方案:爱 温柔地爱自己 体谅自己 电影 电视剧 书籍 做让自己惧怕的事 旅行 关注头脑以外的世界 写作 阅读 交谈 瑜伽 冥想 跑步 对物质不要过度依恋 意识到抑郁也有积极的一面
3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