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万恶之源朱元璋/笑
第一个例子是南京,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把都城定在长江南岸的金陵(今江苏南京),而他本人的老家又在淮南以南的凤阳(今安徽凤阳),因此,他就别出心裁,划出了一个以金陵和凤阳为中心,包括淮北、淮南及江南三个不同地域的大南京,长江与 淮河在历史上是重要的行政区划分界线,在元代之前,几乎没有出现地跨长江或者是淮河的行政区划,而元代的江淮行省地跨长江南北、河南江北行省据有淮河两岸,在当时已属很极端的犬牙交错分界方法了,然而,比起朱元璋这次所做的把长江、淮河两大区域全都越过,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南京的辖区 过大,致使其南面的邻省浙江的领地面积极为狭小,省会杭州就 紧挨着省界。可能是后来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就采取了补救措施,把南京辖区之内位于太湖以南的湖州、嘉兴二府划给了浙江,使浙江的辖区不至于太过局促。这样一来,虽然浙江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使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做法又违背了政区划界中的山川形便原则,让太湖流域这个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处于一个单一政区之中的地理单元,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划,形成了太湖流城的分割局面,清人顾炎武在论及这个现象时,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把人拦腰斩断,到了清代,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南京辖区过大,但是基于财赋均衡等方面的考虑,没有采取自南而北按照河流流域的划分,最终还是将南京从北向南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江苏与安徽二省的界线。
111人阅读
神农常拔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0页 遥领与虚封
对于遥领与虚封,一般是这样界定的:“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守以辖之也。...
-
第182页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