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超现实主义:以梦为生(1924——1945)
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达利《龙虾电话》1936路易丝·布尔乔亚《妈妈》1999杰夫·昆斯《小狗》1992巴勃罗·毕加索《三个舞蹈者》1925画中为一段三角关系:右边是刚刚去世的雷蒙·皮乔特,黑色的头颅淹没了尚有生命力的身躯。左边是疯狂的杰曼(被毕加索视为荡妇的祸害),滥用的身体变得破碎和扭曲。中间为早前因为迷恋杰曼而死的卡洛斯·卡萨吉马斯,在太阳的炙烤下粉红色的身体随着生命的流逝逐渐变白。
胡安·米罗《小丑的狂欢节》1924-1925由各种并无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派,画中的小丑色一个超出现实的形象。一种不自觉地创作,所有的内容都由瞬间的想法和思维直接产生而反映出无意识的状态。
马克斯·恩斯特《西里伯斯》1921飞机场,背景被击落的飞机烟雾,前景中勾引的裸女,由现代产物构成的大象。
马克斯·恩斯特《森林和鸽子》1927将一个拓片变成了黑森林,构建出一股阴森的气息。
勒内·马格里特《受威胁的暗杀者》1927雄心勃勃的画面加上被广泛接受的假设,从而隐喻生活的假象及背后或许恐怖阴暗的真相。
乔治·德·基里科《爱之歌》1914爱德华·霍普《夜鹰》1924在友好来往和宴会上谈笑风生的掩饰之下,我们终究孤独而脆弱:这一事实总会在某个令人害怕的私密时刻攫取我们的心灵。
雷·曼《无题雷摄影(乐谱架)》1927雷·曼《无题雷摄影(香烟和火柴)》1923雷·曼《无题雷摄影(正要剪纸的剪刀)》1927雷·曼《物质相对于思维的第一性》1929照片中模特意外呈现的融化的边缘。模特清晰的姿态和动作是为“物质的第一性”,而模糊的边缘肉身则像“思想”一般,充满了飘忽和暗示。
莫瑞特·奥本海姆《物体(皮毛餐具)》1936毛皮的性暗示以及和饮食工具叠加带来的恶心感相互循环。
弗里达·卡罗《梦》1940弗里达·卡罗《自画像:框架》1937-1938奥诺拉·卡灵顿《自画像:黎明马客栈》约1937-1938
129人阅读
越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2.包豪斯:校园重聚(1919——1933)
“桥社”艺术家,表现主义,扭曲的形象和恐怖的氛围。 因受自己的导师瓦西里·康定斯基赞扬而...
-
13.达达主义:混乱的秩序(1916——1923)
小记:达达主义必须处于艺术世界中,所传达的信息才能产生影响——“混沌”从“存在”中爆发...
-
14.超现实主义:以梦为生(1924——1945)
-
15.抽象表现主义:宏大的姿态(1943——1970)
小记:两大流派 1.通过大胆的绘画姿态和富有进攻性的笔触向观众宣告他们的存在(粗糙,狂暴)...
-
16.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小记:波普艺术的基本精神是相信高端文化和低端文化说同一种东西,模糊两者的界限。 在什么节...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