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希望你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写作不能帮你赚钱,那你还会学习写作吗?
从2002年到2007年,我整整写了5年,没有直接从写作里面赚钱。你能像我一样坚持写作吗?
你要避免一种思维——“比较思维”。
看到别人写作赚了稿费,就认为自己也要写,怕错过“风口”。这种不顾自己的积累、时间、精力分配而盲目模仿,是最害人的。
——秋叶《写作7堂课》
被“比较思维”戳中了。从“因为写作看起来轻松又挣钱”,到“想学会精准表达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而写”,我切切实实经历了盲目膨胀到自我怀疑,再到开始体会到踏实练习带来的一点点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证实,真正能触发你的东西,一定来自于你的胜任感、关联感和自主感。很多看似吸引人的东西,金钱、权力,并不能为你带来持久的动力。
也就是说,相比较挣钱,如果你能从写作这件事上得到对自己的肯定(胜任感),感受到自己写的东西确实能帮助和影响到别人(关联感),以及自发自觉自愿的在写作(自主感),那么你必然会享受写作这件事,并水到渠成的成长和收获。
就像有个网友所说:“我学写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准确表达内心所想。看到美丽的风景,不止会说一句:太好看了!看到厉害的作品,不只会飙一句:真是牛逼!看到神奇的操作,不会只喊一句:老铁666啊!
不学习就无法发现自己的无知,不开始永远不知道自己差了多远。
最初开始写作时,有种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种盲目的自信,只要我愿意写,一定不会写得差。真的开始写了才知道,问题和困难有多少:
首先,金钱确实没有带给我足够的驱动力。我不断拖延,不断找各种理由,不断让自己处在犹豫和选择中。直到今天,我才能下定决心,把一段时间毫无保留的交给写作,把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付诸写作,也愿意接受没有任何金钱回报的练习写作。
其次,我的能力确实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或许是我自制力差,但我确实任由自己错过一次又一次的“风口”。现在我懂了,对于没有足够实力的人来说,风口只是风,吹过之后,对你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些飞起来的“猪”,其实本身都拥有飞翔的技能,风只是把他们送的更高更远而已。
最后,我做的真的还远远不够。随着写作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大牛,才知道自己读的太少想的太多。于写作而言,我只不过刚刚起步,就在幻想可以自由奔跑了。永远保持练习的心态,就像《写作7堂课》中所说:“写作是无法看会的,你需要练习,练习,再练习。
最后的最后,愿自己永远记得为什么而写,愿所有努力的人们得偿所愿。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