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帝纪第二 文帝
文皇帝讳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 景帝崩,天子命帝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帝固辞不受。【第一段介绍了司马昭在景帝去世前的战功 甘露元年春正月,加大都督,奏事不名。夏六月,进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剑履上殿。又固辞不受。秋八月庚申,加假黄钺,增封三县。【害,九锡真的不能随便加,真的就是篡位前奏了 诸葛诞反叛【是为了反司马氏当权么?还有为什么一定要天子和皇太后亲征,是防止天子增长自身势力么?估计诸葛诞就是为了天子反的,因此担心朝中有人叛己,所以司马昭才要天子皇太后亲征 全怿母,孙权女也,得罪于吴,全端兄子祎及仪奉其母来奔。仪兄静时在寿春,用钟会计,作祎、仪书以谲静。静兄弟五人帅其众来降,城中大骇。【一条智计 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帝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先世名臣元功大勋之子了,随才叙用。【荣禄显赫 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复命帝爵秩如前,又让不受。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五月戊子夜,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发甲于陵云台,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戒严俟旦。沈、业驰告于帝,帝召护军贾充等为之备。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帝召百僚谋其故,仆射陈泰不至。帝遣其舅荀顗舆致之,延于曲室,谓曰:"玄伯,天下其如我何?"泰曰:"惟腰斩贾充,微以谢天下。"帝曰:"卿更思其次。"泰曰:"但见其上。不见其次。"于是归罪成济而斩之。太后令曰:"昔汉昌邑王以罪发为庶人,此儿亦宜以庶人礼葬之,使外内咸知其所行也。"杀尚书王经,贰于我也。庚寅,帝奏曰:"故高贵乡公帅从驾人兵,拔刃鸣鼓向臣所,臣惧兵刃相接,即敕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者以军法从事。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入兵阵,伤公至陨。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贰,事上之义,不敢逃难。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惟命所裁。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臣忝当元辅,义在安国,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舆辇。而济妄入阵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济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后从之,夷济三族。与公卿议,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六月,改元。丙辰,天子进帝为相国,封晋公,增十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固让,乃止。冬十一月,吴吉阳督萧慎以书诣镇东将军石苞伪降,求迎。帝知其诈也,使苞外示迎之,而内为之备。【我觉得这段是真的精彩啊!先是高贵乡公曹髦想擒贼擒王先灭司马昭,但是识人不明,事泄,力不足之下也只能仓促起兵来。相府兵原本也是顾及名分不敢对曹髦刀兵相向,但是贾充指出了谁才是他们的主公,贾充这是丝毫不在意天子的名号,确确实实地为司马家谋划啊,但是他也确实是出头鸟,其后成济更是直接杀了曹髦,老实说即使是表忠心,但弑君的名声也太难听了,司马昭后来为了不寒与他同阵线的士族的心,就把成济推出来做替罪羊了,成济的行事和后果很有借鉴意义啊。另外,司马昭介绍自己行为的话很有意思,顾及君臣大礼上下尊卑,他不能在君主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就杀了他,否则弑君的名声太难听了,所以他就把曹髦想杀他这事转为曹髦想对皇太后动手,这样情理上就能站得住脚了(不过也只是块破烂的遮羞布,大多数人都是清楚这事的门道的,毕竟动静太大事情也很好猜,遮不住的),不过话还是说的很漂亮的 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这个拎出来理一下曹魏君主 冬十月,天子以诸侯献捷交至,乃申前命曰【这一大段文字真的太能吹了 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原来灭蜀是司马昭的时候 天子命晋公以相国总百揆,于是上节传,去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之号焉。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会潜谋叛逆,因密使谮艾。 咸熙元年春正月,槛车征艾。【啊,我还挺喜欢邓艾的 丙辰,帝至自长安。三月己卯,进帝爵为王,增封并前二十郡。夏五月癸未,天子追加舞阳宣文侯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为晋景王。秋七月,帝奏司空荀顗定礼仪,中护军贾充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而裁焉。始建五等爵。【五等爵 二年春二月甲辰,朐县献灵龟,归于相府。夏四月,孙皓使纪陟来聘,且献方物。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悬,位在燕王上。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皆如帝者之仪。诸禁网烦苛及法式不便于时者,帝皆奏除之。晋国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时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阳陵,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司马昭就和他哥司马师一样,死的时间都很微妙,他就差一步登帝位了 赞曰:世宗继文,邦权未分。三千之士,其从如云。世祖无外,灵关静氛。反虽讨贼,终为弑君。【这个赞笑死我了,“反虽讨贼,终为弑君”,啧啧啧,所以我说成济那时候把曹髦抓住还更好一点,结果一刀杀了,这可不留下了弑君恶声了么
院丸嗣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卷一 帝纪第一 宣帝
《晋书》 制说的好啊,“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晋朝若是金戈...
-
卷二 帝纪第二 景帝
-
卷二 帝纪第二 文帝
-
卷三 帝纪第三 武帝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 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
-
卷四 帝纪第四 惠帝
【国家储君确实应该慎之再慎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皇太子,时...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