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绘画历史中《最后的晚餐》概况
在风景画和静物画在近代独成一派之前,西欧绘画基本上皆具故事性,意在将话中的故事流传给世人。装饰着众多壁画和浮雕的中世纪教堂被称为“白丁的圣经”。
在达芬奇留下的众多名画中,最终未完成的《最后的晚餐》是耗时最长且最大型的作品,在当时的欧洲以版画的形式广为流传。
《最后的晚餐》的两个含义 《最后的晚餐》原指耶稣在被钉十字架的前一晚,与通称“十二使徒”的十二位爱徒共进晩餐之事。这在《圣经・新约》的四卷福音书中均有记载。在除《约輸福音》( Gospel ofJom)以外的三部福音书中,这一事件发生在犹太教的重要节日逾越节的晚上。对基督教而言,这一事件有两个重要的含义。 其一是耶稣向众使徒预言自己即将遭到背叛:“你们中间有个与我共进晚餐的人要出卖我了。” 其二是耶稣将饼和葡萄酒祝谢后分给众使徒。耶稣称饼为他的身体,称葡萄酒为他的血。也就是说,耶稣宣告了自己将被钉十字架,流出宝血赎去人类的原罪,成就上帝与人类所立的“新的约定”。这也被称为“圣餐礼”,成为现在弥撒的起源。 引自 《最后的晚餐》的两个含义 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包括耶稣在内的十三个人物的座席,以及如何把每个人物,尤其是背叛耶稣的犹大区分开来。 引自 背对而坐的使徒 西方艺术史上有很多幅最后的晚餐,而第一幅应该是受东罗马帝国兴盛的拜占庭美术的影响所创作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拉韦纳的马赛克画《最后的晚餐》,遵循古罗马风俗,众人横卧在长椅上共进晚餐。而在中世纪典礼上使用的福音书插画中,画家采用自正上方俯瞰的视角来描绘围着圆桌而坐的耶稣和众使徒。由于当时远近发尚未发明,画中人或横向或倒转。到了公元15世纪出佛罗伦萨盛行远近法。画家卡斯塔尼奥巧妙地在具有纵深感的空间里栩栩如生的描绘出听到耶稣的话后,使徒们躁动不已的表情和动作。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独自坐在桌边对面耶稣的人就是犹大。这种区分犹大的画法一直延续到15世纪的后半期,如基尔兰达约和罗塞利的画作。而到了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丁托列托的同主题画作,由于使用了极端的远近法,桌子与画面不成平行,且耶稣也不在画面中央,画家通过强烈而神秘的光戏剧化的描绘了站起身来把饼送到使徒口中的耶稣,仿佛要同强调写实性的文艺复兴绘画划清界线一般,奇幻的笔触和画面右前方人物拉长扭动的姿态,都体现出与古典的均衡美极端对立的矫饰主义美学意识。
382人阅读
MoonyLe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欧洲绘画历史中《最后的晚餐》概况
-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那么,相比起这些画作,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又是怎样的一幅画呢?又何以成为最具代表性的...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