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其功不可谓不大。就立德而言,他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五十年后相继主宰了中国的两个大人物——蒋介石和毛泽东,也不约而同地把他当作过自己的精神偶像。说到立言,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对理学身体力行,登堂入室,造诣很深。留下了洋洋数百万言的全集,其精深博大之处可以让学者终生沉浮其中,其家书语录更让直到今天的普通人受益匪浅。 曾国藩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以部分抵消对儒学“空疏无用”的指摘。曾国藩一生功业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已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曾国藩身上的儒学精神,是有活カ、有弹性、有容纳力的。和那些愚顽浅薄的官僚不同,他掌握了儒学的真精神。他说:“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引自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54人阅读
燃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六章 天津教案:曾国藩是怎么成为“卖国贼”的
如果教案处理不当发生战争,以清王朝的国力,结果必是再一次割地赔款,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多次...
-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心术之罪,上与天通。补救无术,日暮道穷。 省躬痛改,顺命勇从。成汤之祷,申生之恭。 资质...
-
第十七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