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服记》读书笔记
这是这本书第一篇故事,这个第一篇也把我拦在了这本书的门口,刚看第一遍,有些咋舌,不知所谓。第二遍,有些句子开始慢慢明朗。第三遍,我也约莫有些大概了,却也读不下第四遍。
今年夏末,瀑布潭里淹死了人。死者并非自寻短见,而是失足落水。 引自 鱼服记 001 潭畔茶馆里的十五岁少女目睹了这一切。在太宰的文中,这个少年就像是个引子。他的死亡,给少女带来的是一种对生活新的观感甚至,“希望”。
少女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有个远离人际的制炭棚,也开了一个小茶馆让少女帮忙维持生际。少女叫诹访,有一头红褐色的短发。诹坊的小茶馆没什么生意,她的生活平淡的让她好奇为什么瀑布一切都是一成不变的。
不过近来,诹访的认识更深入了。 她发现,瀑布的形状绝非一成不变。无论是迸溅的飞沫,还是瀑布的宽度,都可谓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她终于知晓,瀑布并非水,而是云。她是通过瀑布口腾起的滚滚白雾推测出的,别的且不说,水是不可能变得那么白的。 引自 鱼服记 001 “瀑布并非水而是云”就是诹访心中生出的一颗小树苗。所以,她问父亲,“为什么活着?”“不知道”“那还不如去死了。”文中描写父亲只是觉得她要成为大姑娘了,便隐忍怒气。我猜测这也是个伏笔。染上这个色彩,连大姑娘这个词,我都觉得有点恶心。这种隐晦描写,出现了不止一次。
小嘴咬住父亲沾满炭灰的手指哭了起来。 引自 鱼服记 001 这是她的父亲跟她讲了三郎和八郎的故事,八郎捕鱼贪吃,最后变成大蛇,遍饮水源的故事。故事结局,哥哥在堤上,弟弟在河里,边哭边叫对方的名字,却终究无可奈何。我觉得这个场景很有趣,如果按照常理,蛇不说人语,人不懂蛇语,蛇在水里,人在岸上。人何懂蛇?蛇何与人?所以,所谓的呼喊交流,是不是只是剩下当时的悲伤氛围才懂一二?交流是无用的?诹坊也许是感受到了相隔的气息,才会难过?为什么在这里会描写咬父亲的手指?而且是,充满脏污的,黑暗的,不能食用的沾满 炭灰的手指。而第三处的隐晦,我反反复复看了好久,不敢确定自己的想法。后上网查了资料,才敢写下来。
是初雪!诹访如在梦中,喜不自禁。 疼痛。身子沉重得几乎失去知觉,随即听见了那伴着酒气的呼吸声。 “浑蛋!” 诹访急促地大叫一声,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引自 鱼服记 001 太宰在文中的描写,父亲是一个贫穷嗜酒的人,每次卖完碳回来都会喝的醉醺醺的。而这段描写是发生在诹坊戴了父亲偶尔给她买的纸发带,在等着父亲回来睡着的时候,在睁眼看到初雪的时候,她闻到了酒气。她冲了出去,大风把她的衣服刮的乱七八糟。“瀑布声渐大。诹访加快了脚步。她无数次用手掌抹去清鼻涕。瀑布声几乎就在脚下了。“爹!”自冬树间的窄隙传出一声低呼,诹访纵身跃入了深潭。”这些动作是连续的,让我想到了大姑娘的伏笔。我只能猜测是父亲侵犯了诹坊,我只能给自己这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去摸索这篇文章。
学生一度沉入水潭深处,又倏地将上半身跃出水面。他双眼紧闭,嘴巴微张,蓝衬衫已破烂不堪,采集包还挂在肩上。 然后,学生又被猛地拖下水底,从此再未出现。 引自 鱼服记 001 时而追逐水中的小虾,时而躲进岸边的苇丛,时而吸食岩上的青苔,尽情嬉戏。 然后,鲫鱼一动也不动了,只偶尔微摇胸鳍,一时间若有所思。 不久,鲫鱼扭身向瀑布潭直直游去,眨眼间,便像树叶般打着转地被深潭吞噬了。 引自 鱼服记 001 这两处,他们两个好像都变成了鱼,都经历了短暂的跃出水面的光明,立马又沉入深潭。
其实还有好多疑问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变成了鱼而不是蛇?为什么纵身入深渊?太宰的文笔总是很清透幽暗,有些描写,看似客观,细想却觉得不能深思。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