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欧洲与中国的交错
☘第30章中国历史循环的突破
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郡县制,终结了贵族政治,对社会实现了强有力的控制,但是不久就遇到了地方世家大族的重大挑战。由于汉随时期,中国采用“荐举制”作为官吏选拔机制,而且管员还有免税免役特权,造成世家大族的形成。官位和财富集中在世家大族内,与秦以前的贵族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东汉后期到宋代以前的社会,叫“半贵族社会”。
中央与地方的争夺造成社会持续动荡,但是也使得皇权得到有力制衡。皇帝与精英共治天下的观念从魏晋开始树立起来,到了唐代,吸收魏晋世族与皇帝共治的政治传统,迎来了一个良性的制度成就——封驳制度——皇帝的指示要经过政府部门“给事中”的审查才能下达。唐代政治文明的另一个进步是完善谏官制度。封驳制度和进谏制度在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和皇帝错误决策方面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这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
隋代杨广创立了著名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打破了士族对官位的垄断。把以往混乱无序的选官手段变成了理性化的制度。这一制度成功的打破了门第、地域、年龄界限,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和一定的竞争性,是一个非常“现代”、非常“理性”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难得的科学精神。科举制的普及让君主专制制度大大完善,君权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中央集权制由此才达到真正的完善阶段。
☘第31章中国文明的顶峰和衰落
因为科举制的普及,到了宋代,由半贵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使得皇权摆脱了世家大族的威胁,真正做到了独尊。但是在宋代,文臣对君权的制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宋代统治者更加充分认识到对最高权力进行约束的重要性,并且形成了朝省集议制度,遇到重大问题,集体开会决策。在比较高的政治文明的基础上,宋代也取得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因此,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的顶点在宋朝。
提到宋朝,我们就想到“弱宋”,但是如果从经济角度看,宋代其实很强大,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非常高,而且财政收入的构成不是靠剥削农民,而是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最高峰。宋朝的人权发展水平也很高,第一次取消了奴隶制。
由宋到明出现了剧烈的倒退,主要是元代承上启下的结果,从此,中国政治文明严重退化,社会也出现全面的衰落。
☘第32章没有中世纪,就没有新欧洲
人们普遍认为,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然而,正如同大规模的残酷轰炸一方面摧毁了整个古老的城市,另一方面却为重新建设更为现代化的城市扫清了障碍一样,正是蛮族入侵的毁灭性,才让西方能毫无束缚的发展起来一种全新的文明。
首先,中世纪出现了罗马帝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技术进步。罗马帝国实行奴隶制,奴隶制是不利于技术进步的,因为奴隶数量巨大,价格低廉。罗马帝国崩溃后,奴隶制也随之崩溃。中世纪的欧洲陷入封建割据,庄园自给自足,庄园主亲自组织生产,重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先是重犁的使用,还发明和改进了很多利用水力和风力的工具,结果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为商业复兴和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直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结束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4世纪,欧洲部分地区已经领先于中国了。欧洲在中世纪后期开始,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出现了质变,而从13世纪起,中国的政治文明却是反方向发展,因此双方差距越来越大。
☘第33章“自治城市”:诞生资本主义的容器
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欧洲人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城市又一次大面积出现,促进了“自治”城市的出现。城市商人用钱从贵族手中购买城市若干年的“自治权”。城市的主人公就由公爵变成了市镇议会,由城市议会来管理城市。
自治城市的第一个核心特点是“自由”,第二个特点是“平等”。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条件,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特权、反等级制的。
☘第34章古代中国对商人的防范
为什么只有在欧洲才能出现自治城市呢?
首先,欧洲存在过漫长的希腊——罗马文明对中世纪后期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中世纪欧洲一直没有建立起大一统的郡县制度和庞大的官僚体系,因此,各地实际上只能选择自治,只不过农村是封建主自治,而城市选择了另一种自治方式。
最后,欧洲在历史上不存在对商人制度性的刻意打压,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却并非如此。传统中国不可能产生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而且商人的地位很低。
☘第35章中国历史上的官营传统
阻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除了文化上的贱商因素外,还有官营工商业的传统。
☘第36章中国古代城市与欧洲自治城市
西方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精神是“自由”,而中国古代城市精神是“控制”。中国传统社会,一方面民营经济受到官营经济的挤压,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内部也存在着等级制度,师傅与学徒、主人与雇工之间的关系等级森严。而欧洲自由城市内,所有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中国过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产权保护不力、过高的交易成本、法治的不完善,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37章统一国家和全球化的开始
商业发展能导致自治城市的出现,而中国却不可能。自治城市的出现,产生了两方面的重要影响。首先,助推了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出现。但是和中国由秦国以郡县制统一结東封建制这单一的方式不同,欧洲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进行了多种尝试,探索了多种道路,出现了西班牙式的极端专制、法国式的集权专制、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和荷兰式的松散联邦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经过长期竞争,最终英国式的国家体制获得压倒式优势,并决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
另一个影响是触发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发现:有限责任公司。西班牙在统一后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海上贸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后推毁了自己境内的自治城市,而荷兰和英国却把自治城市从陆上扩展到了海上,建立了两个移动的自治城邦——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希望用商业的力量而不是军事的力量来征服世界其他地区。这两个著名公司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后来的世界历史,很大程度上就由这两个公司主宰。
☘第38章“公司式殖民”的出现
西班牙海上贸易的成功让各国商人眼红,于是伦敦商人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三年后,荷兰也成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想在海上贸易中分一杯羹。但是荷兰没有强有力的国王和巨富商人,于是进行了一个制度上的创新——发行股票。股份制公司的出现背后反映的是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为什么股份制发明会在小国荷兰呢?原因是荷兰是当时欧洲自治城市最发达的国家。
荷兰发明了股份有限制度后,英国人马上就学会了,英国和荷兰的崛起都是依靠公司的力量,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更为成功。原因是荷兰太小,以及荷兰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中央集权,缺乏统一的力量,无法更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
☘第39章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首先,英国人口稀少,人力成本高。
其次,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够支持铁矿冶炼业。
而且,英国拥有巨额的资本。
英国在中世纪后期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力增强,对外战争获得更有利的支持。但是新型政权也有一个强烈的副作用,那就是国王权力加大,不利于国家的管理。公司的成功,让英国人受到了启发——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创造了公司式的帝国模式后,英国政治获得了空前稳定,不再有内乱,从此持续发力。先是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又成功的挑战了荷兰的世界海上霸主地位,最终成为新的世界霸主。特别是因为私有产权得到有力的保护,英国的商人更愿意投资工业。
因此,英国是一个“软硬适度”的,既有中央集权又有强有力制衡的统一民族国家。
向南而歌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篇 从秦朝到清朝的历史循环
☘第十九章 按下葫芦起了瓢 皇帝把所有的好处和利益都垄断在自己手里,这就意味...
-
第五篇 秦以后王朝的周期性崩溃
☘第24章 关于“封建”与“郡县”的2000年争论 比较秦以前王朝的寿命和秦以后王朝的...
-
第六篇 欧洲与中国的交错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