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儒相通 形神得兼——中医古籍文理丰富成因举要
研究《汉志》的重要资料主要有南宋王应麟《汉艺文怎為证》十卷、清代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六卷与孙德谦《汉も艺文志举例》一卷 对于《汉志》“方技略”收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后人曾提出异议。如清代章学诚在《校雠通义·汉志方技冲指出:“方技之书,大要有四:经、脉、方、药而已。经阐其道,脉运其术,方致其功,药辨其性。四者备,而方技之事备矣。今李柱国所校四种,则有医经、经方二种而已。脉书、药书,竟缺其目。其房中、神仙,则事兼道术,非复方技之正宗矣。宜乎叙方技者,至今犹昧昧于四部相承之义焉。按司马迁《扁鹊仓公传》,公乗阳庆传黄帝扁鹊之《脉书》,是西京未尝无脉书也又按班固《郊祀志》,成帝初有本草待诏,《楼护传》“少通医经本草方术',是西京未尝无药书也。李柱国专管典校,而书有缺遗,类例不尽,著录家法,岂易言哉?”认为医书主要是医经、脉法、方剂、药物四种,李柱国典校医书,收入涉及道术的房中、神仙,而遗漏脉法、药物。章氏所言,有当有失。经、脉、方、药,宜为方技之要。此其理当之处。西汉时期,脉法、本草之书,尚未批量出现,难以列为《汉志》的“种”名,而房中、神仙之书,虽非方技之正宗,然也与医学多有相关,且名目较多,《汉志》收录,亦未尝不可。此其失察之处 。 p12 引自 医儒相通 形神得兼——中医古籍文理丰富成因举要
56人阅读
赖中医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医儒相通 形神得兼——中医古籍文理丰富成因举要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对医药学颇有研究,主张用单方验方治病撰有《传信方》两卷。北...
-
医儒相通 形神得兼——中医古籍文理丰富成因举要
-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中医古籍书目举要
乾隆三十七年(1772),诏命广征民间藏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馆”,又尽取中秘所存,由皇子...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