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页 记亡友胡河清先生 张文江
我们见面中印象较深的一次,大约就是河清和晓明来我家了。那天下着细雨,但河清兴致勃勃。他对稍稍有点古色古香的环境非常欣赏,却不喜欢里面一些有现代色彩的摆设。我们谈了鲁迅,谈了金庸,也谈起了当代大学问家潘雨廷先生。河清在我家看了潘先生的照片,深有感触,回去后就写了一篇文章,也就是现在收入《胡河清文存》(上海三联版)的那篇《潘雨廷法相记》。潘雨廷先生学究天人,实在是不世出的大学者之一,但世尚罕知。河清从来没有见过潘先生,却能认识潘先生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一个青年学人的热忱和敏感,也体现了他的识力。文章虽然还有部分技术性错误,但仍不失为认识河清思想和感情的佳作之一。那天我们讨论金庸却发生了争执。河清说他最憎恶《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中国的事情就是他们搞坏的。我说我读大学时也不喜欢,我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的乔峰和《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但踏上社会以后阅世阅人渐多,才逐渐明白《鹿鼎记》是金庸看懂中国社会后写的,对韦小宝甚至抱一种欣赏的态度。对此河清坚决不能同意。河清为人宁折勿弯,如此看待韦小宝正是他爱憎分明之处,但是不是说明他多少还有点偏激呢?河清的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决不单单是学术问题,但也决不是和学术完全无关的。 引自第788页 我们虽然不常见面,但由于联络河清一部书稿,河清离开世间的前几天我们还是见面谈了一次话,也许这里有一种缘。那天我去他家,进门以后,只见烛光摇曳,我吃了一惊。一段时间未见,河清人脱形了,神志也有点恍惚。我有点着急。我问他是不是受到了民间习俗的吸引,赶快停止。我要他尽快找电工来修灯,不要把房间搞得阴湿晦暗的。有病去治病,有困难说出来大家商量。我说生命有其意义和美,就是退一万步放弃搞学术写文章又怎么样呢。我们还能教学生,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怕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春天的花,看看春天的树,看看枝上的小鸟,看看路边的女孩。就是走在路上的陌生行人冲你一笑,你也会感到自己没有白活。那天我说了很多,河清静静坐在长桌边,很愿意听的样子,不时插几句:“哦,是这样吗?”“原来是这样啊!”临走时,他支撑着送了我出来。他说他还有许多话想对我说,过几天约时间来看我。然而几天后却传来了噩耗,河清那天送我的一程竟成了永诀。死生有命,河清是不是能在朋友的帮助下渡过他的精神危机呢,我不知道,也许我们都没有这个能力。但河清是一个非常需要温暖的人,如果我们能多尽点力,河清是可能再轻松一点的。我感到沉痛和内疚。 引自第788页 对河清的死,一段时间来,我非常愿意保持沉默,有些精微的意思和细节在纸上其实是讲不清的,近似于所谓“心丧”的态度也许是最好的纪念方式。但我终于还是写了几句话,为我们的交往留下了一点痕迹。从更深广的意义来说,生命和时间皆属变化之象,过去其实没有凝固,它本身还在变化,就如我们自己本身还在变化,我们其实还能做些什么。 引自第789页
93人阅读
Pimlic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09页 《灵地的缅想》附记 王晓明
河清是一个对生命满怀热爱的人。他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常人都能享有的亲情,或许也因为这...
-
第718页 纪念胡河清君 李劼
曾有人说,华东师大中文系之所以具有如此活力和影响,是因为有两个奇人,一个叫做李劼,还有...
-
第788页 记亡友胡河清先生 张文江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