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离娄章句 上
真正的灾祸,是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仪,教化不行于天下;在下位的人不学习,贼恶之民起于其间,肆为邪说暴行,群魔乱舞。这样的话,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
为人臣者若只是诚顺听话,不去匡正君王,那是因为他的内心认为君王不是好人、不会行善、不能成事,那是对君王最大的否定和不恭敬,是坑害君王。
我们处理任何事情,方式也只有两种:对和不对,义和不义。你没有做对,就不对了;没有合乎义,就落入不义了。
当我们爱一个人,希望他来亲附我,可他却不跟我亲近。那我不能去怪他,而是要反躬自省,看来我对他的热爱还不够。
当我们管理别人,希望他听话顺从,可他却不听。那我不能骂他不听话,而是要反躬自省,是我自己的智慧还不够,有些事理还没弄明白,有些处置还不恰当。
当我们很礼貌地对待别人,他却不搭理我,我也要反躬自省,看来我的礼敬程度还不够。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仅是在爱人、治人、礼人上,而且要将这自反之心推而广之。凡是有窒碍不通、不能如愿的,件件反求诸己,只在自己的身上讲求,从根本处着力,一定要做到每件事都尽善而后已。这样修身克己,严密精详,则一生之中视听言动、好恶取舍,无不当乎天理、合乎人心。如此则天下皆敬信而归服之,岂有不亲不治不答者哉?
要的天下就要得到百姓,要得到百姓就要得到他的心,要得到人心就要自己有德。这个“德”就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为百姓着想,尽力筹划。他们想要的一件件都聚集到他身边,不好的事一点儿都害不着他。
做领导的,就是要没见识都替大家着想,替大家安排好。这样,自然人人都愿意跟随你。
要想得天下,就要为天下百姓解决问题。天下百姓有巨大的问题,就是王天下的巨大机会。不想替天下百姓解决问题,就像称王称霸,那就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
你要给顾客解决问题,把顾客都服务好了,顾客自然不离开你;你要给员工解决问题,把员工都服务好了,员工自然跟随你。如果你都不关心他们,那就是在把他们往别人那儿撵了。
仁是人身上安安稳稳的一处住宅,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
一有私欲,便是危机。而私欲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义”。合乎义虽万钟不辞,不合乎义分毫不取。
义是做任何事最为平正通达的大路。走在大路上,千变万化由此推行,正大光明心无旁骛。这样有什么事办不成?有什么目标达不到?如果要贪巧求速,就会走向那断蹊僻径,不能平正通达。
看一个人不必远求,就看他的眼睛就行。善恶生于心,而心之精神见于目,眼睛是无法掩盖人的善恶的。胸中所存光明正大,无所掩藏,眼睛就清澈明亮;胸中所存偏私邪曲,有所迷惑,眼睛就恍惚浑浊。
成功主要就是两条:一是要勤奋努力,愿意用一百分汗水去换一分收获;二是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用一百分汗水换来的,愿意分一半给别人。
智慧就是知行合一。
儒家的基本方法论,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天大的道理,都要从自己身上、自己家里发源,到天下万事万物。
真正的快乐,就是从“孝亲”和“从兄”这两件事中得到的。因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两件事,是从小就有的天性之真乐。
阿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篇 滕文公章句 上
每个人初时都是至善,但众人逐渐为私欲所蔽,从而一点点失去了善。尧舜因为无私,所以能率性...
-
第六篇 滕文公章句 下
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守住“规定状态”。大家都守规定状态,就能发现异常。只要一个细节不在规...
-
第七篇 离娄章句 上
-
第八篇 离娄章句 下
好的政治,懒的人并不会让百姓感动。而是法制健全、建设完备,人人自便,百姓都感觉不到领导...
-
第九篇 万章章句 上
每个人笑的时候都依恋父母,都想得到父母的欢心。长大后情窦初开,就懂得喜欢年轻美好的女子...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