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续聂鲁达) 由于政治立场与政府相左,聂鲁达被免除领事职务,但他依然选择留在西班牙,井于1937年助组办了一次反法西斯知识分子会议,出版了第一部政治诗集《西班牙在我心中》。在巴塞罗那的战场上,士兵用敌方的旗帜、破布、染血的纱布和其他战利品,摘抄聂鲁达的诗句。自此,聂鲁达与巴列霍并肩成为西班牙语政治诗歌写作的两座高峰。1939年,西班牙内战进入尾声智利左派政府上台,聂鲁达被再次派遣担任巴黎领事,协助西班牙逃出的难民移居国外。结束智利的工作后,聂鲁达被任为驻墨西哥总领事,前往墨西哥。 1943年,他任满离开墨西哥首都重回智利。临行前人们为他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告别宴,送别者超过两千人。同年,他出版了《智利漫歌》,后收入1950年出版的诗集《漫歌》。归国途中,他拜访了秘鲁的印加帝国遗迹马丘比丘,并于1944年发表作品《马丘比丘之巅》,后同样收入《漫歌》。1944年,他当选智利参议员;次年加入智利共产党,余生一直是忠诚的共产党员。因与智利时任总统政见不一,他骑马翻越安第斯山前往阿根廷避难,后假用好友、危地马拉小说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护照,辗转去往巴黎。 《漫歌》是20世纪诗歌界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诗集于墨西哥城出版,配有著名壁画家迭戈・里维拉和戴维·阿尔法罗・西凯洛斯的插画。那一年,聂鲁达46岁。这部巨作回归本源,是场重生,不仅囊括了聂鲁达最隐秘和最诗意的自我,也是拉丁美洲的一部自然和人文史诗。聂鲁达在诗中展现了先锋派(尤其是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抱负,其中蕴含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政治灾难引发的强烈的历史意识。诗歌阐发了这一希望:在欧洲和整个西方文明陷入浩劫的当下,拉丁美洲未被旧世界的罪恶和错误所沾染,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共同体。通过《漫歌》,作者试图建立一个美洲神话,一段美洲历史,找到诠释美洲命运的钥。聂鲁达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因此神话的主体 就是他个人诗意的化身,以神话的视角见证人间疾苦。他将个人经历巧妙编入作品,诗意的语言在虚拟的时间中演化。 引自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99人阅读
云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续巴列霍) 《人类的诗篇》收录了巴列霍从20世纪20年代到去世前的诗作,包括在西班牙内战期...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可谓诗歌界的一座火山,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和政治人...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续聂鲁达2) “漫歌”的意思为“总歌”,或有比照惠特曼的代表作《自我之歌》之意。既然是...
-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与聂鲁达、纪廉等作家一同参加了在巴伦西亚举办的反法西斯作...
> 查看全部3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