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尔任斯基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于1877年9月11日出生在沙皇俄国的维尔纳省,现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明斯克州的一个波兰小贵族家庭。父亲早逝,捷尔任斯基在笃信东正教的母亲的精心教养和关怀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对俄国社会抱有希望和幻想的青年。19世纪8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俄国的现实辜负了他的希望,更打破了他的天真幻想,而与贫苦工人的接近更使他对以前所接受的宗教思想和整个旧式贵族精神教育产生了怀疑。1895年,捷尔任斯基秘密参加了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很快走上了一个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捷尔任斯基1917年7月当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10月入选武装起义党总部,是十月革命的组织者之一。他一生充满了一个革命者注定要遭受的苦难。从897年7月15日第 第一次被打 捕到1917年3月1日获释出狱,捷尔任斯基曾六次被逮捕被流放,监禁11年,在不满半个世纪的一生中,捷尔任斯基有前后27年的时间在监狱和流放地度过。多年的铁窗因禁和流放生涯,不仅造就了捷尔任斯基钢铁般冷峻、刚毅的性格,同时,也使他牢固树立起用革命的“红色恐怖”来对付沙皇俄国“血腥专制”的坚定信念。1917年3月1日,即出狱后的当天,捷尔任斯基径直被接到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全体大会的会场上,向全体代表发表了充满感染力的讲话。 引自 幕落——2002莫斯科人质事件始末 他感觉自己重又投入了新的战斗,而直到此时,他甚至连因衣都还没来得及脱去。 在捷尔任斯基领导下,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息工非常委员会即“全俄肃反委员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其高效率的活动和断然措施,在保卫革命政权的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的第一支特种部队成为支持其肃反事业的中坚。 破获“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一案对于捷尔任斯基领导下的肃反委员会的工作最有代表性。 1918年5月初,莫斯科“考楚克”工厂的一名工人向肃反委员会反映,在生奶胡同1号的一家私人诊所里,经常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前来就诊。“病人”都装扮成一副土模样,但是言谈举止却难免流出军人的气质。同时间里,拉脱维亚团团长也向肃反委员会副主席彼得所撮告了另一个重要情况:一名在伊维尔医院工作的女上土从一个土官生那里听说,在英斯科正有人暗中等划式装暴动。两条情报联系在一起,引起了肃反委员会的度觉。捷尔任斯基在分析了所有情况之后,下令对牛奶胡同1号的私人诊所伊维尔医院和那个土官生实行严密的监视 5月29日,根据进一步查获的情报和证据,捷尔任斯基命令彼得斯带领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协同工人赤卫队和红军卫成部队包围了反动军官们安图进行阴谋活动的住所,逮捕了在场的所有人。通过仔细搜查,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些写有“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字样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的文件,尚来不及销毁的书信和记着许多地址电话号码的笔记本。依照查获的新线索,肃反委员会紧接着又逮辅了住在其他地方的阴谋版乱分子。当天夜里,捷尔任斯基亲自组织肃反委员会对所有重要嫌疑犯突击审讯,同时对查获的文件认真研究分析。很快,一个组织严密、活动隐蔽的庞大军事阴谋集团浮出水面。原来,“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是一个由旧沙俄军官为骨干的秘密武装组织,其总部设在莫斯科,在全俄各地都设有分部。该组织人员众多,仅在莫斯科就有四百多人,而且其中的骨干分子已经打入苏维埃政权机关和下属的一些部队之中。该同盟阴谋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武装暴动推翻苏维埃政权,拥立以萨文科夫将军为首的军人独裁政府,继而恢复俄国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在莫斯科的组织和活动基本上已经被肃反委员会掌握,5月底的行动使该组织在首都的力量受到了重创,然而,其在俄罗斯各地的分部仍然活跃。捷尔任斯基认真地研究了在莫斯科获得的所有重要情报。通过审讯,从一名叫平库斯的被捕者那里得知,“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莫斯科总部与其下属的喀山分部直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并且,彼此间使用的接头地点和暗号长期保持不变。为从喀山撕开缺口、各个击破这个反苏维埃阴谋组织,捷尔任斯基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从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中挑选了一名斗争经验丰富、思维敏捷、善于应变的干部,让他化装成“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莫斯科总部的军官,熟记秘密接头地点和暗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号,在尽可能充分掌握喀山分部已知情况后,将他派到喀山与当地的同盟成员接上联系。这名出色的侦察员很快就取得“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喀山分部的信任,顺利地打人当地反苏维埃阴谋组织内部,并在最短的时间里摸清了喀山分部的基本情况。1918年夏初,根据该侦察员所获情报,捷尔任斯基指挥喀山肃反委员会将这股敌人一网打尽。随后“保卫祖国与自由同盟”在全国各地的其他分部也都被肃反委员会逐一破获。 捷尔任斯基及时指导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认真总结经验,从侦察、审讯、分析情报,到使用秘密手段打入敌人组织内部,都要求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尽快掌握,以便能胜任秘密战线所需要扮演的角色。 捷尔任斯基对肃反委员会特种部队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他对革命信仰的忠诚和他为实践其革命信条所倾注的极大热情。他曾经提出做一名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三点要求:锐利的眼睛,冷静的头脑和干净的手。他确实长着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晴,接触过他的同时代人无不对他那双清澈、深邃、冷峻同时又真诚到慨人心的眼睛感到难忘。靠了这双眼睛,他不仅对事物表象具有细微深刻的洞察力,而且建立起对事物本质的敏直觉,总是能够直截了当地在缤纷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芸众生之中舞别出各种忠好真伪和大是大非。他因为合面各受沙星政府的迫害一生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起的狱、重的苦役和漫长的流放中度过而初衷不改,信念弥。他头冷静,从不为眼前的事物迷惑,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从不因失去镇静而导致判断失误。他有着中世纪骑士般的风度,沉思时习惯把右手插在衣里,那也是一双干净的手。一旦他认准了一件事,一旦他开始着手干一件事,他就会本着对革命政权和旧制度、革命人民和反革命分子分明的爱憎竭尽全力。他的分明的爱憎使他“革命的惩罚之手”格外有力,也使他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钟爱更见赤诚。 在指挥肃反委员会及其特种部队工作的目子里,他这样写信给自己的妻子 我个人不要各种生活福利,却要与那些被剥夺了生活福利的人们一起去为争取生活福利而斗争,这在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禁欲主义的思想。但是这种想法直没有离开我…我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这只是感情的辩证法,其根源在于生活本身……要在内心认识到,为生而去死,为了自由而下监狱的必要性,要有力量完全清醒地经受生活的全部痛苦,同时又能在自己的心灵中听到来自这种生活的对美、真理和幸福的伟大而崇高的赞歌。 我生活在火热的斗争之中。对一个革命战土来说,他的生活中没有休息二字,因为需要拯救我们的家园。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亲人,考虑自己。工作异常紧张,斗争极其严酷。但是在这场斗争中我的内心仍像过去一样生气勃勃。我的全部时间用于不停顿的斗争 “我的思想使我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而在我的内心有一个坚强的意志,那就是按照我的思想一直斗争到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底 在捷尔任斯基的领导和带领下,肃反委员会特种部队成为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乃至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苏维埃政权的不可替代的忠诚保卫者。肃反委员会战士们高度的警惕性和斗争艺术不仅在打击苏维埃敌人、深人教育和唤起广大工人、士兵以及普通公民的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对后来苏联和俄罗斯国家保安部门及其特种部队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捷尔任斯基所领导的全俄肃反委员会及其特种部队的工作也远非无可指责。在苏联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腥风血雨中,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它的特别勤务分队也因种种原因而有过种种具体工作中的失误和失败。在白色恐怖最严峻的时候,全俄肃反委员会及其下级组织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制造过不少冤案,“革命的惩罚之手”夺去了许多后来被证明是清白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的生命。特别是当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直接进人军队及其他强力部门并参与这些部门的决策时,他们固有的对工作对象的天然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使他们经常犯“莫须有的错误,也把革命战争年代正常的“左”的错误推向。有时候,对革命队伍内部的审查在不知不觉的斗争扩大化过程中变成了“人人自危”的大清洗。 果说在列宁和尔任斯基活着的时候,肃反委员会正作的左傾尚能因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苏维埃制度点的真面保持在可以为人们的感情所理解的范围内、么到工列宇和尔任斯基之后,由于党内权力斗争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的加剧,肃反委员会工作的“左”倾就日益显示出它的负面形响。革命和战争年代的特殊手段在和平建设年代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相反被当成一种经验大力推广,不可避免地给苏联党和国家的建设、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悲剧性的后果。当苏联的历史成为过去,人们回忆起30年代和40年代的肃反扩大化和党和军队内部的血腥清洗时,不少人也迁怒于早期的肃反委员会领导人。 由于多年的监狱和流放生活的折磨,更由于在十月革命前后和国内战争期间的过度透支,捷尔任斯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捷尔任斯基的身体状况开始明显恶化,年底,苏共中央政治局不得不做出专门决定,要求捷尔任斯基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天,而且除非事关重大决定的会议,一般日常性工作会议均无须参加。尽管如此,捷尔任斯基的实际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列宁逝世后,党内斗争又日益尖锐起来。为了平衡各种力量,使党不至于分裂或发生内讧,捷尔任斯基拖着重病之躯呕心沥血,忘我工作。1926年7月20日,在一次苏共中央全会上,正在发言的捷尔任斯基感到心脏一阵紧缩。他忍着剧痛坚持发言到结東,之后在隔壁的一间休息室里躺了下来。经医生检查后,捷尔任斯基获准回家静养,刚回到家里就进入了深度昏迷状态当日下午16点40分,捷尔任斯基的心脏完全停止了跳动。 苏共中央政治局于7月21日做出决定,定于7月2日为捷尔任斯基举行葬礼,届时全国下半旗志哀;将捷尔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斯基的遗体安葬在红场列宁墓旁边;命名全俄肃反委员会一一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所在大楼前的卢比扬卡广场为捷尔任斯基广场,并在广场中央树起捷尔任斯基的铜质纪念塑像。从此,这座广场和广场一侧的大楼开始成为苏联秘密特工机构和俄罗斯特种保安部门的代称。 199年“8。19”事件后,激进民主主义者把位于卢比杨卡广场中心的捷尔任斯基铜像推倒,并在光秃禿的底座上树起一付象征着屠杀和死亡的木质十字架。190年十月事件之后,连捷尔任斯基塑像底座也被彻底平毁幕名来到卢比扬卡广场的人们再也看不到捷尔任斯基的身影”,在作为一种象征和一种精神存在的广场上,能够看到的只有广场中心一片宁静的花坛。夏日,一簇簇绚的花在家中怒放。 引自 特种部队之父——捷尔任斯基小传
29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