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博尔赫斯将自我影射和自我认知作为小说创作的根基。 拉丁美洲的小说创作都应感激博尔赫斯——早在个人蜚声世界之前,就已经对拉丁美洲的文学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博尔赫斯最先以诗人的身价创作。他本人是极端主义的奠基人之一,而极端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的激进运动之一。博尔赫斯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较为显赫的世家,年少时酷爱读书,不爱交际,通过在家自学、在父亲的图书馆阅读、在学校和后来在瑞士进修,完成了完善的教育。在欧洲,他学习了德语和法语;与祖籍英国的祖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的英语是在家里习得的。凭着对阅读的痴迷和挑剔,在30年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他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他同时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刊物之一《南方》的创办者和推广者之一。 尽管博尔赫斯在年轻时代有左翼倾向,但在后来的岁月中,他对政治运动逐渐失去兴趣,远离了军事独裁主义和共产主义。1944年出版的《杜撰集》和1949年出版的《阿菜夫》莫定了他作为阿根廷(乃至拉丁美洲)顶级作家的名望——尽管在整个欧洲,除法国外,他依然籍籍无名。直到1961年,他与塞缪尔・贝克特共同捧得福门托奖,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作家之一。 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元素总是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图书馆、迷宫、镜子、百科全书、其他书籍。博尔赫斯的主题也可谓标新立异:无限、游戏、系统、书一般的宇宙、克制的自谦和具有个人辨识度的智慧或才思——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中,还体现在关于他的各类趣闻逸事中。博尔赫斯常常妙语连珠,他喜欢抨击俗气老套的语言、获得认可的价值观和声誉。博尔赫斯的风格有两个主要特点:坚持简洁和摒弃修辞。他笔下的西班牙语展现出一种英语式的精练。简洁、明了同时也是他的叙事和对待知识的方式的核心。最有野心的理论可以被浓缩成百科全书上的一个词条;他痴迷于百科全书,尤其是《大英百科全书》。他惯于运用数量惊人的形容词,仿佛世界万物正是由这层层属性而非本质堆叠而成:很多时候,形容词里包含了矛盾关系。 “博尔赫斯现象”对很多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约翰・巴思、胡里奥・科塔萨尔、卡彭铁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伊路洛・卡尔维诺、翁贝托・艾柯、莫里斯・布朗肖、米歇尔・福柯、热拉尔・热奈特和雅克・德里达。同时,博尔赫斯也以自己对经典作家(如荷马、但丁和塞万提斯)特有的阅读方式回溯性地以写作致敬。高雅、玩笑和讽刺的怀疑,对不可捉摸的事物、谜语、拼图和迷宫的痴迷,以及对类型文学(如侦探故事)的喜爱,构成博尔赫斯的风格和思想最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一套关于写作和阅读的理论,这与约翰・巴思所倡导的后现代主义主张不谋而合:这种文学是一种可读性强的文学,它并不否认现代主义及其对19世纪虔敬言辞的摒弃,但又有所超越。后现代主义文学明确表明了自己虚构文学的身份并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构成,杰出代表是卡尔维诺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引自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33人阅读
云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被视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领军人物的五位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鲁尔福是一个乐于隐居、不求闻达的作家,有一定的自我毁灭倾向,狂热追求艺术的完美和表里如...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博尔赫斯在1961年成功攫取了世界的目光,两年后胡里奥·科塔萨尔出版了《跳房子》(1963),...
-
第五章 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科塔萨尔(1914-1984)的父母都是阿根廷人,他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阿根廷长大,在师范学...
> 查看全部3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