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的海因里希法则
阿子
读过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道的本源出于天,不可更易;道的实体则备于我们自己,不可偏离。
既然都在自己身上,我们就要有存养省察之道。不仅要三省吾身,而且要随时戒慎恐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时存养省察,就是圣神功夫,臻于化境。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所以中庸是一点也不偏离正道至理,是精微之极致,唯有君子能体会到,小人是认识不到的。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时刻心存敬畏,而小人则放肆无所忌惮。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300:29:1法则”,当一个企业有 300 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 29 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所以抓安全,都不是抓大事,二是抓小事。同理,我们个人的修为,应事接物待人,也是抓小事,不是抓大事。修养的心法就是不应事、不接物、不待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戒慎恐惧,慎独。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就能不勉而中,无时不中,坦然中道。
中庸之道是修行之道,也是性情之道。
52人阅读
阿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不拘小节者,难有大节
道是万事万物、日用常行当行之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一刻也不能离。 在没人看到、没人...
-
性情之德
人每日与事物相接,顺自己意的就欢喜,拂逆了自己的就恼怒,失其所欲就悲哀,得起所欲就快乐...
-
修养的海因里希法则
-
喝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知行合一,这道总要走过才明白。如今那贤能的人就喜欢显自己的本事,要另辟蹊径,特立独行,...
-
胜心是学问修养的大敌
人的智慧,有小聪明,也有大智慧。小聪明是自己聪明,大智慧是用别人的智慧。天下之义理无穷...
> 查看全部8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