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童》
感觉像是在描述一个孩子,逐渐被外界所逼疯的心理路径。“神童”这个称号给她带来了太多了负担,为了保持所谓的完美,她太累了。外界的评论同样是刺激着她,直到今天的这次钢琴课,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新:了解了作者的自身经历,麦卡勒斯十岁开始学习钢琴,立志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是别人眼中的音乐神童。由于十三岁时的一场风湿病,她中断了学习。疗养期间她意识到自己不具备钢琴演奏家所需的充沛体力,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正具有音乐天赋。
短篇小说《神童》再现了麦卡勒斯音乐梦想的失败。十五岁的弗朗西丝被她的老师认作音乐神童,处于青春期的她一方面要承受长时间练琴的痛苦,还要承受她老师借助她来实现自己音乐抱负的压力,以及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再是一个音乐神童后的幻灭。这部带有自传因素的小说也说明了麦卡勒斯放弃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原因。
49人阅读
贺鹤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伤心咖啡馆之歌》
《伤心咖啡馆之歌》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的回忆叙事模式,围绕着一个南方小镇两男一女之间...
-
2.《神童》
-
3.《赛马骑师》
在网络上检索到一篇导读,觉得有关此篇文章说的有一定道理。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
-
4.《泽伦斯基夫人和芬兰国王》
强调了麦卡勒斯的又一个观点:为了承受现实中的痛苦,幻觉是必不可少的。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