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与我
日本的全部文学作品,其实都是随笔与俳句;进一步说,日本的随笔也是俳句。日本文学之所以成立,正在于对瞬间与细微之处近乎极致的感受体会。若是以框架布局等求之,则很难得其要领。这样的话当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但是我的确由此读出一点好处,而这恰恰就是朋友瞧不上眼的地方。我觉得倒也有意思,不妨略微多说几句。但并不是要辩解什么,日本文学到底有没有好处,又何须乎我来辩解呢。所以不提好处,说是特点罢。所谓读法问题,即是因此而起的。 譬如小说,我们通常习惯的阅读,总是在情节这一层面进行的;而最具特色的日本小说,并不以情节为基础,却是在细节的层面展开。它们首先是细节的序列而不是情节的序列。我们读来,恐怕一方面觉得缺乏事件,另一方面又过分琐碎。另外我们阅读除想得到情节上的愉悦外,往往还希望有情感上的满足,日本小说虽然情感意味极重,却与我们所谓情感是两码事:它不是发生在情节之中,而是先于情节存在的,是作品的一种况味或基调。这些全寄托于细节,却又不强调细节的奇异,而是对本来很普通的东西予以独特地理解。人物之间,作家与读者之间对此的认同,又是彼此有所默契,有所意会,并不需要特别著之字面。我们读来,恐怕一方面觉得过分琐碎,另一方面又平淡乏味。所以虽然都顶着小说的名目,却不宜拿寻常看欧美小说的眼光去看它。 引自 日本文学与我
45人阅读
Pimlic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思想、思想者和行为者
我特别赞成的是此书最后的结论:“在我们这个悲剧的世纪,千百万无辜的生命牺牲于改善全部人...
-
日本文学与我
-
卡夫卡与我
卡夫卡的作品中,我觉得最值得重视的是他最后没有写完的《地洞》。它好像比《变形记》,甚至...
-
附录一:关于自己
之前我也说过:“真诚本身并不具备终极意义,真诚也不应该用以掩饰终极意义。不管真诚地戕害...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