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
1.自由联想:揭示出的患者的回忆通常与性创伤经历有关,大多被认为发生在幼儿期
2.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早期性经历与成年患者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症状有关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解剖模型
1.人格
①意识:指人们可觉察到的想法
②前意识:大量的可再现的信息构成了前意识
③无意识:内心想法的主体位于无意识当中,无意识内容无法被提取进入意识,除非是在某种极端情况下
2.理解无意识对行为,尤其是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二)结构模型
人格分为
1.本我:人出生时只有这个人格结构,是人的自私部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遵循快乐原则,即本我只关心如何立即满足个人需要,而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弗洛伊德假设本我还通过愿望实现来满足其需要,即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本我会想象它的存在。本我冲动处于意识之外
2.自我:随着儿童与环境互动,这部分人格渐得到发展。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自我能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各部分间自由移动
3.超我:儿童大约5岁时超我开始形成。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
(三)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1.生的本能或性本能(力比多)
2.死的本能或攻击本能(塔纳托斯)
(四)防御机制: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方法
1.弗洛伊德认为,我们身上多数真实的东西都不是意识的,而我们意识中的多数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埃里克.弗洛姆
2.防御机制
①压抑:最重要的防御机制,''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有威胁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
②升华:升华是唯一成功的防御机制,在升华作用下,自我把危险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为
③替代: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无威胁的目标物,人们的许多不合理的害怕或恐惧,都不过是象征性替代
④否认:只是否认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否认是防御的一种极端形式,否认得越多,与现实的接触越少,心理机能的运作就越困难
⑤反向作用:会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
⑥理智化:使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绪的方式考虑问题,可以把原来困难的想法带入意识,而不感到焦虑
⑦投射:把无意识冲动归于别人,而非自己
(五)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1.固着:即心理能量被绑定,在进入某个特殊阶段时遇到困难
2.阶段
①口唇期(0-18个月)口唇期人格可能嗜烟、嗜酒,经常咬手指
②肛门期(18个月)肛门期人格可能有很强的秩序感,固执或过于慷慨
③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阉割焦虑、阴茎嫉妒
④潜伏期:性欲望减弱,男孩只与男孩玩,女孩只与女孩玩
⑤生殖期:青春期
(六)查明无意识内容
1.梦:“通往无意识的捷径”,梦是实现愿望的一种方式;梦代表着我们期望的东西
①显性梦境:做梦者看到和记得的东西,是做梦者意识到的东西
②隐性梦境: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和动机
清白无邪的梦…是披着羊皮的狼,当我们对这些梦进行分析时,它们的含义可能与其表象正相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投射测验:向受测者呈现模糊刺激,请他们做出反应
3.自由联想:陌生的、无拘束的想法流入意识
4.弗洛伊德口误:代表一时脱口而出的无意识内容
5.催眠
6.意外:许多看似意外的行为,其实是受无意识冲动驱使的
7.象征行为:许多日常行为被看作无意识欲望的象征性表达
三、应用:精神分析
1.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把重要的无意识内容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方式对其进行考察
2.获取无意识内容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和催眠
3.治疗取得进展的最初标志之一是阻抗的产生
①宣称治疗无用,希望终止治疗
②陷入长时间沉默
③回到已讨论过的内容
④失约不来门诊
⑤固执地认为某些话题不值得探讨
这一阶段,过去情境中与别人有关的情感会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控制移情是治疗过程中复杂而重要的部分
5.治疗师要控制反移情,即治疗师把自己对他人的情感投向患者
四.评价:投射测验
(一)投射测验的类型
1.罗夏墨迹测验:包括1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除了一块墨迹没有其他东西,有的卡片上的墨迹颜色不止一种,受测者根指导语,描述他们在墨迹中看到的东西,异常反应和重复出现的主题特别值得注意,尤其当它们与治疗过程中揭示的信息一致时
2.主题统觉测验:测验由一些模糊图片构成,让受测者根据每张图片讲一个故事: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境,结果将如何。大多数图片都呈现了人物的形象和面部表情,但人物之间的关系被故意设计的模糊不清
3.画人测验:用于测量智力及重要的人格建构,画人测验的模糊刺激是一张白纸和让受测者画一幅画的指导语,精神分析师常把受测者画的人看作自我的象征性表达
(二)对投射测验的评价
信效度仍面临质疑,因此不要过分依赖投射测验,测验结果应当被看作有关患者信息的一个来源
五.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
弗洛伊德最伟大的成就可能就在于他和神经症患者的认真交谈——卡尔.荣格
六.小结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00年前开创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在采用催眠法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力。根据他的理论,人格可以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此外,人格可以划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心理活动受一种称为力比多的心理能量的支配。内部心理冲突导致紧张,人的行为目的是回到不紧张的状态。
(2)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掌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阻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是其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年幼儿童经历一系列以基本性感带为标志的发展阶段。儿童经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最后进入能健康地表现性欲的生殖期。早年的严重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成年期的人格将反映发生心理机能固着的那个阶段的特征。成人人格发展的重要一步,发生在性器期后段,此时俄狄浦斯情结得以摆脱。
(4)精神分析学家创造出查明无意识内容的一些方法。弗洛伊德把梦称为''通往无意识的捷径''。他对患者梦的象征物进行解释,以了解他们的本我冲动。此外,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采用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和催眠来获得无意识内容。无意识情感的内容还表现在弗洛伊德口误、''意外''及象征行为中。
(5)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称作精神分析疗法。这种旷日持久的治疗的大多数时间是把导致患者问题的无意识根源导入意识。弗洛伊德学派的治疗师会主动向患者解释他们的言语、梦及行为的真实的(无意识的)含义。精神分析进展的最初标志之一是阻抗:患者停止配合治疗,以阻碍治疗师挖掘无意识中隐藏的重要内容使之浮出水面,从而对他产生威胁。
(6)很多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家用投射测验测量他们感兴趣的概念。典型的投射测验要求受测者对诸如墨迹这样的模糊刺激做出反应。由于并不存在真正的答案,这些反应被看作受测者的无意识联想。投射测验的使用引起了争论。批评指出,其信度和效度太低,不可接受。但是,如果使用得当,投射测验可以为深入了解患者的人格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启发。
(7)弗洛伊德对其后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贡献。此外,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并为心理科学研究领域引入许多概念。有批评者指出,弗洛伊德的很多思想不是新东西,该理论的许多方面不可验证。有人则批评弗洛伊德使用有偏差的资料建立其理论。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的人不喜欢他强调本能、忽视导致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的倾向,以及他所描绘的人性的整体消极图景。
Nutt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什么是人格
一.人与环境 1.情境和个人共同决定着行为 2.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多,但有差别的地方却很显著 3....
-
第二章 人格研究方法
一.假设-检验方法 (一)理论与假设 1.一个好理论至少具有两个特征 ①简约性:能够解释现象的最...
-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
第四章 弗洛伊德流派:相关研究
弗洛伊德是一个强烈追求真理,无条件地相信证据,对每件事都抱定这一信念,绝不退却的人——...
-
第五章 精神分析流派: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与缺点 1.旧:成人人格在人生前56年就几乎完全形成 新:后期经验,特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