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宗教的法则
# 定义
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
## 两大要素
1. 并非出自人类想象和协议的的超人类秩序
2. 发展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
理想化的宗教应具备普适特质和推广特质,然而大部分都显示出区域特质和排他特质,BC1000,才开始出现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宗教。可以说是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对人类统一的贡献不亚于帝国或金钱。
—————
# 让羔羊变得沉默(泛神到多神)
泛神论:所有生灵均是神的子民,人不可出自自身需要擅自生杀。此时宗教非常本土化,人类活动范围小,不同部落信奉不同的泛神体系。
多神教:多个神掌管不同领域(生育、雨水、战争等),人与神通过祈祷、献祭等活动沟通交流,达成契约,主宰生灵,无需关心羔羊的意愿。此时泛神论依旧存在,但重要性远不及大神,许多泛神失去了地位。
—————
# 偶像崇拜的好处
- 多神教存在主神,拥有最高权柄。如古希腊命运女神、印度阿曼特(梵)等。
- 多神论认为主神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毫不在意人类的世俗需求,因此祭拜主神没有实际操作价值
* 印度教苦行僧会以苦行的方式来试图接近阿曼特,放下欲望,达到“梵我如一”之境界
- 多神教的特点会产生宗教宽容的概念,一是因为主神无私,二是因为对延伸出来的其他多神持开放态度。所以多神论是思想开明的,不会迫害异教徒
* 多神教征服其他帝国,也未要求属民改变新信仰,更不会进行武力镇压
* 罗马人甚至让亚洲的赛比利和埃及的伊西斯进入万神殿
* 罗马人唯一长期不愿接受的乃是笃信一神并坚持传福音的基督教,并不要求其放弃信仰,仅希望他们尊重帝国的守护神且承认皇帝的神性。然而基督徒不愿买账,便发生了基督被钉死以及后续 300 多年间的 4 次迫害
* 然而讽刺的是,基督教遭到的罗马迫害,牺牲不过几千人。1500 年内,基督教派内部的斗争却死亡至数百万。16、17 世纪间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产生过巨大斗争,原因乃是对“爱”的本质诠释意见不合。
—————
# 神是唯一
## 一神教的萌芽
第一个一神论宗教出现于 1350 年,法老肯那顿将埃及众神中的小神阿顿尊为宇宙至尊,并设立为国教,打压其他众神。然而这厮驾崩之后众神又归位了。
事实上,众多的多神教都曾短期出现过一神论宗教,然而都没太大风浪。
犹太教是纯正的一神教,然而教义太偏,只恩泽犹太人,便未曾推广,称之为“本地一神教”。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基督教从犹太教演变出来后,逐渐发酵出具有普适性推广性的教义,保罗和其他教徒卖力地传福音,机缘巧合下,古罗马帝国被基督教思想占领。
7 世纪时,另一个类似的宗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生根发芽,更具传播性,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懂。
## 一神教的特点
一神教更狂热、更热衷传教,因为她认为一神即真相,便自然排斥其他信仰。
AD 500 年至 16 世纪初,出了东亚和非洲南部,一神论已经控制了亚非绝大部份。今日,出了东亚,多半都属于一神论宗教,而且全球政治秩序也以一神论为基础而建立。
## 圣人系统
多神论依旧存在,只是基本无地位了。
然而基督教内部却发展出了圣人系统,这跟多神论的众神就是叫法不一样,内涵却差不多,换汤不换药。如守护英格兰的圣乔治、守护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法国的圣马丁。。。圣马修关心收税员、头疼找圣亚贾西亚。。。
—————
# 善恶之战
一神教无法解决“恶的难题”,便借鉴了二元论的理念,即引入恶魔、撒旦等角色。二元论能解决“恶的难题”,却无法解决“法则的难题”。一神论又可以解决“法则的难题”,即“神定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合乎逻辑地解决上述两个难题的理念是:有个全能的恶神创造了宇宙。然而古往今来世界上没人有这种信仰。
## 二元论宗教
中亚的琐罗亚斯德先知创立了拜火教,认为世界是善神阿胡拉马自达与恶神安哥拉曼纽的战争,人类是善神的协助者。该教影响很大,此后催生了很多其他二元论宗教。
AD 3、4,拜火教差点拿下古罗马帝国,然而最后败给了基督教。目前印度和中东还有少数人信奉该教。
二元论的理念深入到了一神论中,帮助一神论解决“恶的难题”,物质、灵魂、精神、身体诸如此类的概念在一神论中广为使用。然而《旧约》中完全没有这些东西。
一神论把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全都收纳在一个神圣论述之下,结果基督徒大致上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多神论的鬼魂。吸纳并笃信如此之多甚至矛盾的信仰,称之为“综摄”(syncretism)。 引自 12. 宗教的法则 —————
# 自然法则
BC 1000,亚非大陆出现新型宗教,佛教、道教、儒教、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其共同点就是不崇拜神祇。这些宗教相信自然法则,而不是神圣意志。
佛教主张无欲,通过冥想的方式觉悟,从而解脱痛苦,当欲望之火被扑灭,即“涅槃”(火被熄灭)。释加牟尼也称“佛陀”,即觉悟者。
佛教也像一神教一样,无法摆脱神祇崇拜,而且在不同的地区融合产生了不同的教派,如西藏本教神、印度的神、神道教的神。佛教还发展出了满天诸佛菩萨,是回世间帮助众生的涅槃者,而且还要帮忙处理世俗事务,比如降雨、医病等,跟多神论又扯上了。
—————
# 当崇拜的对象变成了人
人文主义者都相信智人有独特且神圣的本质,分三派:
- 自由人文主义,认为人性是个人的概念,存在每个人心中,最高使命是保护每个人内心的自由
- 社会人文主义,认为人性是整体概念,在所有智人整体之中,最高使命是保护智人物种的平等
- 演化人文主义,认为人性可变,可退化也可进化,使命是促成进化避免退化
自由人文主义,西方世界主张。
社会人文主义,社会主义者信奉。
纳粹借着演化人文主义的名号,大行反人类之事,无需多言。
然而上面这几个都不是最骚的,科学研究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自由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虽然这个结论有些令人失望,不过现行社会制度还是按照人文主义的路子运转的,但能维持多久,作者字里行间表示了担忧。
—
EOF
布兰卡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1. 帝国的愿景
# 帝国是什么? 1. 统治多个民族的政治体,民族数量十来二十个,文化多元 2. 疆域可大可小,...
-
12. 宗教的法则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