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的物-化条件。
成矿地质作用类型不同,往往在矿石的矿物组合、构造、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例如,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构造及结构特点可以提供矿床成矿作用类型的有效信息。风化作用形成的矿石,其矿物组合表现为氧化物、氢氧化物组合,结构主要为微细粒结构,胶状,变胶状组构,构造常见蜂窝状、多孔状、葡萄状及土状等构造。热液作用形成的“石结构包括各种晶粒结构、各种交代结构及固溶体分离结构,矿石构造、晶洞状构造。
矿石形成方式不同,其矿物组合、构造、结构等方面也各具特色。例如,就沉积成矿作用而言,碎屑结构反映其为机械沉积产物,而()状、豆状、肾状构造则反映其为胶体沉积产物。就热液成矿作用而言各种充填脉状构造、晶洞状构造、梳状构造反映其形成为充填作用,交代条带状构造、各种交代脉状构造反映其形成方式为交代作用。
---
矿石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必然在其矿物组合、构造、结构及晶体内部结构等方。例如, “假象赤铁矿”、“穆磁铁矿”反映成矿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硫化物矿物交代石英形成的交代溶蚀结构说明成矿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磁黄铁矿分表示成矿介质的氧逸度(f o2)增加, S(2-)转变为S2(2-);磁黄铁矿被白铁矿交体现含矿溶液硫离子浓度增大。又如通过对具有出溶结构的斑铜矿(主矿物)一黄铜矿(次矿物)加温退火试验,以及结合自然界矿石出溶结构的情况考虑,得知250℃以下形成的叶片结构和格状结构(由快速冷却、强烈过饱和、扩散速度小所致),300 ~375度形成较稀疏而粗大的液滴状、蠕虫状乃至细脉状结构(由缓慢冷却、过饱和程度低、扩散)。
再如部分硫化物矿床发育黄铁矿“三晶嵌联”结构、斑状或似斑状结构,反映其经历了退火重结晶作用;发育黄铁矿“草莓粒状”结构或“显微莓群状”构造反映其可能是噬硫细菌还原或低温快速结晶的产物。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特点,有时还能帮助推断矿床形成的深度条件。如深度离地表3-2km到10~15 km的“深成带”矿床,矿石主要具有结晶作用形成的构造和结构;深度1-1. 5 km到3~5 km的“浅成带”矿床则矿石显著发育胶状、变胶状组构 。
nolix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成因矿相学和工艺矿相学引言。
第一节 矿相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 矿相学的概念:矿相学( mineragraphy)...
-
成矿的物-化条件。
-
帮助评价深部矿石质量和矿床远景。 帮助确定找矿方向;例子1:羽状结构;例子2矽卡岩和斑岩型。
例如镍黄铁矿(Pn)、磁黄铁矿(Po)、黄铜矿(Cp)矿石在风化时其中镍黄铁矿被紫硫镍矿(V)交代,...
-
光吸收的计算;矿相显微镜。
光波射人矿物后能够自由通过,或者在厚度不大(几百至千分之一毫米)时透过的光,其光的强度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