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写得真漂亮,爱与友谊的理想境界
"爱是需要,是渴望,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完整。它是灵魂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明显牵涉肉体,并且指向两个人的结合一一不管这种结合是多么不易。爱是一种让人自知( self - aware )的忘我,是一种使理性地审视自我成为可能的元理性。它产生痛苦也产生那些最令人感到狂喜的快乐。它提供关于美好之物和生活之甜美的原初体验。它包含着强有力的幻觉。它也许会被全然当作幻觉,但它所产生的那些影响却不是幻觉。爱可以在没有原则或没有义务要求的情况下,以最直接的方式产生最惊人的行为。爱人( lover )知道美的价值,他也知道他只身一人一一也许根本一一无法活得好。他知道他是不自足的。爱人最清楚地表现了人与生俱来的不完美以及他对完美的寻求。”
“每一个严肃的人到了一定时候都得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爱与友谊都是极好的东西,都是人性的巅峰,都是人生终极目标的合理选项。一个人能够去爱或者能够拥有友谊都说明这个人拥有卓越而丰厚的自然本性而当我们在生活中或艺术中见到爱与友谊,它们总能引起我们的同感。它们见证了一种豁达的存在( an expansive being)一一这种存在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同时也把别人的幸福视为己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快乐之物与高贵之物的永恒张力似乎消失了。爱人或朋友会做他的激情最想做的事,而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他也使爱人或朋友从中获益。”
“爱与友谊不仅吸引着每一个人,也恭维着我们,因为它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它们似乎是最自由的活动,因为它们完全建立在选择之上并且它们无法提供除它们自身以外的好处。它们无需通过法律和理论就能显出它们的可贵。尽管它们爱好理性,但它们从不算计。……因此,要成为一个朋友或爱人,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超越我们最需要的那种需要,超越那些最利己的激情。奇妙的是,对爱人和朋友来说,做到这一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因为这遵循了事物的自然本性。“
”爱与友谊超越了正义。要让爱与友谊如其所是地存在,不需要什么契约,也无需区分你我。对方的善是被意愿的,并且如果存在收益上的不平等,那么这种不平等也一定是因为双方想要给得更多,而非想要得到更多。”
“只有意识到高的东西,低的东西才能被如其所是地理解。那种意识对人而言是天生的,它是使人有能力看清人类世界、有能力判断人的动机以及理智而感性地引领他过完一生的基础。受低等动机主导的人怀疑高等动机的存在,但当他们妒忌朋友和爱人时,他们是在向那些高等动机致敬。以某种方式,他们知道看到另一可敬之人或者陪伴另一可敬之人时的喜悦( delight )是存在的,知道使其他快乐黯然失色并让义务都显得有些多余的喜悦是存在的。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太过匆忙,以至于无法让自己向其敞开。”
“爱与友谊不会从那些卑微的激情( petty passions )中产生,但它们却导致了一种不会被轻易容忍的自足。所有社会的结构都是由个体的需要所织就的,正是那些需要把他们和社会紧紧绑在了一起。而真正的爱人或朋友是由那些特殊的需要所组成的,他们的在一起趋向于将他们和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分开。爱人和朋友不可避免地会显得对统治者和家庭不忠,并且会受到诸如“自我放纵”的指控。那些向私的个体则较少受到怀疑并且精明如霍布斯者会认为,他们比那些受更高激情支配的、不仅仅关心自保和舒适的人更容易被整合进社会,也更容易被社会控制。如果在爱与友谊中存在着节制,那么这种节制一定不是庸俗之人出于安全考虑而支持的那种节制。”
海畔居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伴侣间的平等
这两个野蛮人之间的婚姻要求彼此都接受对方的奴役同时也把对方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主人。伊丽莎...
-
“真正的德性,和现代人随和的社会德性相反” p223
奥斯汀笔下的那些有德性的人,尤其是那些男性,都不是最平易近人或者最善交际的人。迷人的威...
-
结语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