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
柳耆卿 (说得上为什么,我变得很主动。)
读过 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下)
不过有一点意见贡献给《人间世》:倘使要把“闲适”“自我中心”之类给“小品文”定起唯一的轨范来,那却恐怕要成为前门拒退了“方巾气”,后门却进来了“圆巾气”了!我以为“小品文”的更加丰富更加发展是有赖于大家自由地去写(不过不要叫人看不懂),各体各式,或“字宙”,或“苍蝇”,都好!至于终极是何者最畅盛,时代先生冥冥中有它的决定的力量。 话再说回来,办“小品文”杂志是一个难题目。《人间世》第一二期就是林先生自己也并没有满意;林先生既然出了这个难题目给自己做,我们很盼望他到底能够做好。 怎样才能做好呢?我们替林先生想来,以为《人间世》发刊词中所谓“新进作家即不复接踵而至”一句话,倒很重要。照现在那情形,一方面是开卷就是“险韵”的旧体诗,又一方面又是刘半农博士的《双凤凰砖斋小品文》和胡适博士的《叶天寥年谱研究》,那真叫“新进作家”望见了害怕,“不复接踵而至”了。林先生办小品文的专刊本来是怕“新进作家即不复接踵而至”的,所以在下斗服来上这条陈。然而这是不是“方巾气”,却自己不能担保。哈哈! 引自第450页 这哈哈二字精髓。
42人阅读
柳耆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媒婆”与“处女”
从前率先鄙薄翻译是“媒婆”而尊创作为“处女”的是郭沫若先生。现在郭先生既已译过许多,并...
-
新,老?
真正可称为“老作家”者,是那些写了一篇又一篇,题材同,见解同,笔法同,老是那样一个模子...
-
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
-
再多些!
什么二十年三十年成一本书,什么须求“处女作”的一鸣惊人,什么什么……诸如此类的似是而非...
-
关于“史料”和“选集”
算了,刚写到这里,就有一个朋友来打断了。他拿起我这草稿匆匆地看了一过,就摇头道:“你这...
> 查看全部2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