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
- 2020-07-08 02:05:22
其实无论是解物还是解心,仍然都可以归结到“缘督以为经”上而来。这五个字确实是《养生主》一篇的核心。养生的真谛就在于: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你的心首先要是虚的,不能为功名利禄等充满。以虚的心来而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中自由地遨游。 但这不等于说你可以追求永生。庄子是不追求永恒的,他知道永恒的只有字宙大化,而不是个体的生命。有生便有死,而死又是另一个生。《养生主》最后以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结束: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徐笠山说:”开手言生有涯知无涯,只缘不因固然。结尾换过头来,薪有穷火无尽,见得知有涯生无涯。“ 庄子的文字经常保持着奇妙的呼应,像是这里的有涯无涯和有穷无尽以及《逍遥游》的北冥南冥和《应帝王》的南海北海。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文字后面的东西。为薪的“指”是有限的,但火的传递是无穷的。这当然是一个和生命有关的比喻,它象征的该是个体生命的有限和宇宙大化的无穷吧。从开头到结尾,庄于似乎都在突出着世界的无限,个体生命的渺小。他的用心也许是想突出生命只是宇宙大化中的 一个小小的环节,人生如白驹过隙。因此一方面是珍惜,另一方面则是不 必过多的执着。对生命的重视并不会导出像神仙家那样的对长生久视的形体的追求,而只是对一个自由的心的拥有以及形体的免受伤害的愿望。 这是真正的达观。达观地超越了形体,超越了道德,也超越了生和死。其实,真正的养生最后总是要自己融人到宇宙大化之中,在这里,死生存亡连成一体。 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 这句话每次读都会让人感到平静,但是它的现实含义好难把握。落到实处的话,发现空隙很不容易可能还要几分运气,而且空隙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一直跟随外界不断变化,按照庄子的说法我们应该去顺应这些客观变化,但是在实际生活里,这种顺应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丧失自由?
8人阅读
Nirvan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养生主》
-
能否透过庄子看性别?
庄子一定是厌倦了这世界上的争论。他要从根本上来摧毁这些争论的基础,他要始出停止争论的理...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