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第五节
孩子顺利地入了托。小林和小林老婆都松了一口气。从此小林家和印度女人家的家庭关系也融洽许多。两家孩子一同上幼儿园。但等上了几天,小林老婆的脸又沉了下来。小林问她怎么回事,她说: “咱们上当了!咱们不该让孩子上外单位幼儿园!” 小林问: “怎么上当?怎么不该去?” 小林老婆说: “表面看,印度女人家帮了咱的忙,通过观察,我发现这里头不对,他们并不是要帮咱们,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原来他们孩子哭闹,去幼儿园不顺利,这才拉上咱们孩子给他陪读!两个孩子以前在一块玩,现在一块上幼儿园,当然好上了。我也打听了,那个印度丈夫根本没有姐姐!咱们自己没本事,孩子也跟着受欺负!我坐班车是沾了人家小姨子的光,没想到孩子进幼儿园,也是为了给人家陪读。” 接着开始小声哭起来。听了老婆的话,小林也感到后背冷飕飕的。妈的,原来印度家庭没安好心。可这事又摆不上桌面,不好找人理论。但小林心里象吃了马粪一样感到龌龊。事情龌龊在于:老婆哭后,小林安慰一番,第二天孩子照样得去给人家当“陪读”;在好的幼儿园当陪读,也比在差的幼儿园胡混强啊!就象蹭人家小姨子的班车,也比挤公共汽车强一样。当天夜里,老婆孩子入睡,小林第一次流下了泪,还在漆黑的夜里扇了自己一耳光: “你怎么这么没本事,你怎么这么不会混!” 但他扇的声音不大,怕把老婆弄醒。 引自 一地鸡毛 /201 这一段写的,不像是一个懂得虚与委蛇是怎么一回事的小公务员,倒像是被作者赋予了这类人绝不会有的穷酸风骨的文人。得了人的恩惠还要从动机上对别人施以恶意的批判。
35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