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论与语义学 263
我想说的是西方理性证明概念――欧几里得理性模型――解释了部分西方伦理和中国伦理的基本差异。从差异的深度我可以猜测中国的哲学家根本没有谈论伦理理论。这些猜测出自于西方伦理理论中理性代言人或者自愿者的中心概念 正统哲学把伦理分为两种类型:责任伦理和徳性伦理。我的分析得出中国的伦理是第三种伦理结构。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如果被逼要给它一个名字,我会说是“道”的伦理。道德伦理是“德”的伦理。我曾争论说中国的理论中,“道”一是基本的,而“德” virtuosity是“道”的行生。所以严格地说,中国的伦理不是德性伦理。同时,“道”不是一个责任、义务或者规则的体系。它只是简单地把“是-非”用于事物上,并根据它的行为特征行动。它指明了我们跟从“道”的价值。 假设“道德”是对于“ ethics”的一个正确翻译,那么中国的伦理和西方任何一种伦理都是不同的,如同德性伦理不同于责任伦理。这种差异也是对自愿的理性行为和技巧的回应。“道”指引技巧。对自由、理性的代言人来说,责任指引自愿理性行为。 引自 语用论与语义学 263
91人阅读
> 我来回应
张达玮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尚同 250
和霍布斯比较 墨子的叙述描述的一种情况和霍布斯描述的自然状态表面上是相似的。让我们把这种...
-
语用论与语义学 263
墨子的语言理论与西方(和印度)的理性主义不同。“道”是中国哲学的中心概念。“道”站在哲...
-
语用论与语义学 263
-
孟子的哲学号召 295
知识界的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変化。在孟子的时代,社会对知识分子有着更大的需求,相应地,也就...
-
孟子对语言和心智的态度 341
孟子经常宣告对手的谬误,但我们有理由否认其合理性,因为对手经常就孟子在逻辑和语言方面的...
> 查看全部2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