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时,回顾此生,方知人生的意义
在书店,花了1小时看完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喉咙还是堵着慌。或许是因为第一次看到以七十多岁的作家写老年的人的日常以及感悟;或许是书中的主人公的年龄和我奶奶差不多;亦或许是我自己将自己代入了70岁的老年生活。
这本书讲的 告别故乡的主人公桃子奶奶的日常。桃子奶奶74岁了,她的丈夫在二十多年前撒手人寰,一双儿女也各奔西东,74岁的她,独自一人在老屋中过着平静的生活:喝茶,陪自己说话。然后她和女儿打了一通电话,喝掉了一听啤酒。之后在去医院的路上顺路到咖啡馆里坐了坐,又特地去了趟丈夫周造长眠的市营陵园。 但是简单的行动线中有很多桃子奶奶对人生、对往事的感悟。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3点
1、人是有很多层的,例如幼年时候的自己的本性童真,例如青少年时候的冲动,例如成年时候的沉稳,经历以及时光会在人的心里留下烙印,看过的书、经历的事,较为过得的人都是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2、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自由、爱。自由也代表着孤独,而孤独也代表着自由,自己为自己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去行动,去选择并为此负责。爱不仅指的去爱人或被爱,更重要的是要爱自己。
3、关系,妻子和丈夫的关系是相依相靠的,但生命有限,总要有一人先行离开,但是先走的那位会一直活在活着的另一位心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同一个<,最初童年时候,孩子依附父母,随后开始独立,最终父母会离开孩子。所以,珍惜当下,和你爱的人好好相处,不留遗憾。
其实,今年年初,我爷爷很意外的离世了,很意外,我也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接触死亡,也正是那个时候开始思考起人生的意思,我现在想起我爷爷的讣告,写的就是他生儿育女、勤恳工作养活家人等等,但是我想知道,我爷爷自己是怎么评价他一生,他一生自己是否后悔过什么,他有什么遗憾未实现么?
我还记得我爷爷走后,我奶奶坐在那里思考自己以后的日子要怎么度过,边坐着就边哭。
虽然豆瓣上的各位都很年轻,但是偶尔想想老年时光,想想自己的讣告上如何描述自己的一生,对于自己如何度过这一生的重大课题会有一丝丝帮助吧
最后,祝愿每一位看这读后感的同学,都有一个精彩人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