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紺弩
【註釋一】是當代作家。許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不知道他是誰。我所供職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算是高級知識份子的一個密集點。最近和同事一起吃飯。提及聶紺弩,竟十有八不知。而知者,則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聶紺弩在小說、詩歌、雜文、散文、古典文學研究方面的貢獻,是繼魯迅之後的第二人。特別是他的舊體詩,形類打油,旨同莊騷,讀來令人欲笑而哭,自成一格,人稱「聶體」,是「異端」詩的高峰。
回到北京的聶紺弩按被釋放的國民黨軍警特人員待遇,每月從街道領取十八元生活費。他不能安於這樣的身份,也不能安於這樣的生活,便給擔任全國政協主席鄧小平寫信,說明自己莫名其妙被抓和莫名其妙被放的情況。鄧小平將信批轉給時任全國政協秘書長的齊燕銘,齊燕銘向鄧小平匯報了聶紺弩「軍警特」待遇的近況。鄧小平聽後,兩眼一瞪,說:「他是什麼軍警特!」 齊燕銘遂立即派人,給聶紺弩送去二百元營養費;跟著,齊燕銘責成有關方面,將「文革」中紅衛兵抄走的現金--約有七、八千元,如數退還。
我又說:「在咱們四個人等著上菜的時候,母親問你的工作情況。你說:『眼下的工作單位好極了。』母親問:『好在哪兒?』你的回答是:『我都和孤家寡人(指溥儀)在一起了,你說這個單位(指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室)還不好?』」
其實,《資本論》也像《聖經》。」
「為什麼?」
「因為它是從哲學的觀點出發的;又因為它寫出了真理;還因為它的文筆。『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小愚,你說這段話像不像《聖經》?你說馬克思的文筆好不好?《資本論》當然是論述經濟問題與規律的,但它把權力、選舉等政治因素概括進來,又涉及思想、輿論、信仰、情感等精神事物。分開來讀,每個部份都說得很明晰;合起來看,整部書又非常完整。這個特點不也很像《聖經》嗎?中國人當共產黨,有幾個人讀了《資本論》?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共產黨員,為什麼要參加革命?原因分析起來,不外乎兩個。一部分人是為了尋找個人出路;另一部分人是出於對當地政府或頂頭上司的不滿。懷著這樣的動機,哪裡需要《資本論》?從前的我,也是不看這種書的。」聶紺弩又讚歎道:「《資本論》可是好文章呀!在山西寫下的讀書筆記,有幾大本。可惜,讓他們(指監獄管理人員)都拿了去。」
聶伯伯,你讀《資本論》十七遍之後,有什麼感想?」
「最大感想就是懷疑理想。共產黨建黨至今,不知道給我們樹立了多少理想。理想有高,有低。高到共產主義,低到公共食堂。無論高或低,幾乎都很少實現。即使實現了,也很快失敗。包括現在我們這個不高不低理想--社會主義,也不成功。為什麼總是實現不了?我們都是在路線、方針、政策和方法上找原因。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想錯了。我們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說的共產主義和德國大鬍子講的共產主義完全不同。而且,事實證明--基於反抗壓迫的革命,並不一定通向自由和幸福。」 我說:「父親講,讀馬(克思)恩(格斯)要看德文版的,蘇聯的俄譯本不行,中共的譯本就更不準確了。六零、六一年的時候,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核心是階級和階級鬥爭,父親聽了怒不可遏,說:『把馬克思主義說成是階級和階級鬥爭學說,叫混蛋邏輯。』話的尖銳以及聲音之大,把我和媽媽都嚇呆了。他很反感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說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父親認為,想用一種理論囊括所有的事物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沒有的。他還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質是書生,學者。馬克思主義是學術性質的,中國文人說法叫書生之見。只是後來的列寧、斯大林和再後來的毛澤東,把它完全政治化、而且當作了工具使用。誰讀了德
『別看都是文人,可文壇自來就是一個小朝廷,不歇風雨。』又說,『如果這個文代會能計算出自建國以來,我們的領袖為歌頌領袖,我們的黨為歌頌黨,花了多少錢?再計算一下從批判《武訓傳》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因為思想言論丟了多少條命?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