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中国昔有儒教,今则无有。故人入基督教者日多。基督教义固有所偏,而其风习亦多与中国文化不合。而中国人信者尤罕能尽其诚。弟因党今日讲学不能只有儒家哲学,且须有儒教。哲学非人人所能,西方哲学尤易使人往而不返。而儒教则可直接人之日常生活。在儒为教处,确有宗教之性质与功能,故曾安顿华族之生命。而今欲成就其为教,必须由知成信,由信显行,聚多人之共行,以成一社会中之客观存在一一如社团或友会(友会之名较好)。此客观存在,据弟所思,尚须有与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关系之若事业。此盖凡宗教皆有之唯有此事业,而后教之精神,乃可得民族生命之滋养,而不致只成为孤悬之学术团体。此诸事业,即属于儒家所谓“礼乐”者。(《唐君毅先生复牟宗三先生书》) 引自 第一篇 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震惊!原来一部分学者坚持把儒家称之为“儒教”还有这个深层原因!!那日本那个武义内雄坚持在《中国哲学小史》里面说是“儒教”,我顿时有些理解了。有点诠释学的意思了o.o
38人阅读
邱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篇 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
第二篇 反灰色
(二)我们这友会中的同学,以国文系的居多。在这里我说一点意思,就是:我希望大家把国文系...
-
第一篇 友会之基本精神与愿望
(三)王美奂问:唐先生谓“凡知识皆曲,必须由曲导曲,以成直”。如此说来,知识愈多,求道...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