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相关
根据个人研究兴趣而整理出来的东西,打断了书原本的叙事逻辑
第七节:安瑟尔谟
1.基本作品
坚持三一论教义可以通过推理认识,而不仅仅是通过启示。
《论真理》,探讨真理概念,即当事物如一个命题所陈述的那样时,该命题为真。真理的根在于正确性,而正义就是正确的意愿。
《论意愿的自由》,探讨自由意愿,即能够为了正确的意愿本身而保存正确的意愿的能力。(并非是我们所熟悉的定义,在不同的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
2.完美存在者神学
马仁邦认为,更有益的理解安瑟尔谟对于上帝的证明的态度是:承认该证明可以是“薄”的或者“厚”的
薄的-存在某种第一因或完美的存在者
厚的-存在这样的一种至高存在者,它具有一整套属性
安瑟尔谟想要给出的是厚的证明。
该神学的证明工具:
(1)上帝必然完美原则
如果F是一个非关系性属性,而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是F要比不是F更好,那么F就是一种完美;而如果F是一种完美属性,那么,上帝就是F。
(2)上帝是“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
这一原则与(1)相关
如果X缺乏任何完美属性,且假定一切完美属性是相容的,那么,就可以想象某种比X更伟大的东西,因此X就不是上帝。
基于这些工具,安瑟尔谟试图把不同的属性以一种符合理性的方式整合在上帝身上。但是这个过程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上帝的不受感动、正义、同情之间的关系;上帝的非时间性和全时间性。
3.逻辑学与语义学
讨论同根现象(又名名词派生现象)
同根词就是用一个偶然的性质来谈论一个实体/实体的复合物的词,(例如德语,das Beste),安瑟尔谟认为这种现象表达了一种事物,而这种事物究竟是一个实体还是一种关性质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现象是一种性质。
安瑟尔谟的解决方案:利用了意指(signification)和命名(appellation)的区分。
signification:表达一种语词和思想的因果语义关系,某个词通过在听者的心灵中产生关于x的思想来意指x。
appellation:等同于当代所使用的“指称”,一个语词的语用能力,可以用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挑拣出一个对象。
安瑟尔谟认为,同根现象/grammaticus意指一种性质;不过从appellation的角度来说,grammaticus挑拣出来的是一个实体。
4.专题研究——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论证
春藤绕树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前两章知识摘要
第一章 P2 大致分为四个传统 拜占庭、基督教拉丁(拉丁语+欧洲方言)、伊斯兰、犹太。 这四个...
-
“本体论”相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