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你能迅速进入高效沟通模式吗?
上周,因为头条情感训练营的约书活动,柚袖有幸成功拜读山本昭生先生的《换位沟通:掌握关键对话的沟通必修课》这本书。
作为一个带过实习生的“职场小油条”,阅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所传递的逻辑、方法论都是比较深入浅出的类型,和市面上其他的广而泛之的沟通书不一样,非常适合推荐给职场菜鸟。
先简单说说大多数人职场或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境况吧。
“说这么多,你想表达什么?” “说都不说,谁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说了多少遍...你到底有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 “这么急的细节调整,我就坐在旁边你为什么还要发微信?”有的时候,新人唯唯诺诺不会表达我们能理解,絮絮叨叨说一堆小问题浪费时间我也忍了,但因为“不会沟通”而导致项目延迟,甚至是把交代下去的事情遗漏、害怕被发现了而隐瞒导致更大的问题,就非常让人恼火了。
毕竟,当今职场并没有太多所谓的“师傅领进门”的传统。如果不能在工作以外的地方学习提升沟通能力,职场上就免不了比别人少了许多的核心竞争力,失去更多可能性和晋升的机会!
而比起市面上大多数泛泛而谈的沟通课程和公众号文章,柚袖更推荐大家给身边需要学习的朋友们买这本书,其沟通方法论和扎实的逻辑观能更短频快地掌握高效沟通的技巧。
下面,我简单分享书内3个不错的知识点给大家感受一下。
“1分钟说话法”
说来话长?那就长话短说!
人与人沟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信息的传递和观念的表达。
但实际上,沟通并不只是某一方的主观需求,它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双赢”的状态。从本质上来讲,听者在没有接收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或混乱状态下,都是容易厌烦的。
简单来说,在某些人的沟通状态下,你所说的觉得重要的事情,可能大部分都是别人不堪其扰的“废话”,连“官方回答”都不想做的那种。
而在以下这些情况里,你觉得这样的状态合适吗?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情景,如果表达者能有意识地将说话时长控制在1分钟之内,就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具体要怎么做呢?山本先生在书里提供了1个切实有效的小秘诀:通过测试培养时间感。
这个方法具体有两个流程:
第一个流程: 首先,准备好手机的录音功能; 其次,读一段报纸,要读出声,不要提前数字数; 再次,感觉读够一分钟后停止录音; 最后,确定实际录音时长。 第二个流程: 首先,提前在200字的地方做好标记,并使用计时器设置好时间; 其次,同样开始读报纸,读完后查看时间,是富余还是超时; 最后,反复练习,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语速和状态。人在讲话时,字数、停顿、语速等因素往往都是纠缠在一起的。但一般来讲,1分钟内表达200-300字左右,语速是正合适的,也是听者观感最好的状态。
在这样的数据支持下,有意识地锻炼时间感的作用,对于职场大多数短频快的场景都作用非凡。
“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
沟通基本流程的展开方法之一
1分钟说话法的核心是什么?是高效和简洁。
但根据这个原则,不同的场景下应该运用的类型也绝非只有一个。
作者在书中将1分钟说话法分为了三个类别,分别是简洁法、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和三角脚本法。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和三角脚本法一样,都是对于基本流程的展开方法。
柚袖认为,职场萌新们在大多数的汇报里,都应该以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为基本标准,即:点题-展开-总结。
沟通就像大多数广告一样,最初的10秒能否吸引到对方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如何迅速切换到高效沟通模式,让表达者和聆听者能迅速处于一致的状态达成共识?有效的点题至关重要。
知识点来了!作者在书中写明:
在实际沟通过程中,有效切入主题的方法共有5种: 1.态度和蔼可亲,努力博得对方的好感,拉近距离; 2.从与现场有关的话题聊起; 3.直接从结论讲起; 4.使用简短的小例子揭示主题; 5.从问题入手讲起。每种方法各有特色,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几种,反复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第五种方法“从问题入手讲起”时,我们无法预测对方的反应,因此可能遇到不好收尾的情况,需要在充分了解或能灵活应对的状态下恰当运用。
这里举个综艺片段做例子——大张伟说:“童话是卖钱用的。”
大张伟奇葩说新角度解说童话(点击蓝字观看)
比较一下点题之前,马东无法理解但作为主持人尬聊的状态,是不是觉得还挺感同身受的?
从视频里可以看出,哪怕叨叨嘴碎出名如大张伟,实际上的表达里也有点题-展开-总结的流程,这也正是他虽然话多,但总被稀罕的原因之一吧。
“讲好复杂内容”
沟通不止1分钟,逻辑清晰很重要
如果说1分钟说话法是能让你崭露头角的基础,那么复杂内容的表达,则是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需求。
当信息量比较大的时候,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复杂,怎么才能有效梳理核心并传达出去,让对方听得明白轻松从而实现高效沟通状态呢?以下五个前提非常重要:
讲好复杂内容的5大前提: 1.充分理解自己要讲的内容; 2.清楚自己的沟通对象是谁,要与对方说什么; 3.梳理讲话内容的顺序; 4.主题(想说什么)要明确; 5.讲话内容要符合对方的理解程度,用对方能听得懂的话表达。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算是1分钟说话的进阶版~用流程图来展示的话:
同样的,在复杂内容领域,同样山本先生也推出了三个技巧帮助大家理解。
它们分别是内容先行法、四部分构成法、AREA法。
具体这里就不加赘述了,毕竟这样的精华再浓缩下来,柚袖担心大家产生误解...能看书的尽量还是看书再根据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吧~附上一张表大家感受一下。
除了以上说到的三个知识点以外,山本先生在书中大概用了1/3的篇幅来描述语言之外的“语言”,它们在沟通中同样不可忽视。
具体也不加说明啦,希望大家都能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甚至是亲密关系里都能做到换位沟通,有技巧地实现高效的沟通模式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