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每天凡到太妃处请安和去毓庆宫上学等等日常行动,仍然要有一定的尾巴(指几十人组成的的随从队伍)跟随,也并不觉得累赘。相反,假如身后这时没有那个尾巴,倒会觉得不自然。明朝崇祯皇帝最后上煤山的时候,那个从小长在身后的尾巴只剩下了一个太监,冲这一点,我想也够他上吊的了。 引自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一九四〇年五月,我第二次访问了日本。这次和上次比起来,既没有那么热烈的欢迎仪式,也没那么多的来往,时间也短,一共只有八天,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按着关东军的导演,去向日本天皇裕仁要那个天照大神。 会见裕仁的时候,我拿出了吉冈安直给我写好台词的纸条,照念一遍。原话我已不记得了,大意是“为了体现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希望,迎接日本天照大神,到满洲国奉祀……他的答词简单得很,只有这一句: “既然是陛下愿意如此,我只好从命了!” 我心里想:咱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专门被训练出来说反话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幼年时庄士敦教我念的《爱丽思漫游奇境记》,觉得真像爱丽思走到镜子里一样,一切都是反着的。 裕仁说完了反话,便站起来指着摆在一张桌子上的三样东西,一把剑、一面铜镜和一块勾玉,所谓代表天照大神的三件神器,讲解了一遍。我心里想,听说在北京琉璃厂,这种玩意儿多着呢,太监从紫禁城偷出去的零碎,哪一件也比这个值钱,这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神吗?这就是祖宗吗? 引自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7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