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局外人的第二个层面:亚文化群体到制定规范却没能遵从的主流群体。
……因此可以说,规范的执行需要具体的缘由。 所谓具体的缘由是建立在一些前提之上的。首先,规范的执行本身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行为。必须有某个人一一规范执行的倡导者,存在急于通过执行规范来对“罪人”进行惩罚的动机。其次,那些期待规范执行的人必须将“罪人”偏离规范的行为引人公共视野,因此违反规范的行为就不会被人们忽视。换句话说,需要有人来揭发越轨行为并引起公众的注意,规范的执行才会成为可能。第三,那些揭发者的动机通常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最后,驱使个人揭发越轨行为并促使规范执行的利益因素会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看个人利益、规范执行的倡导者、公众与具体事件的复杂性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规范的成功执行的。 引自 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规范执行的三个要素。
城市的“自我隐退”现象:城市化的漠视。
在匿名性的城市生活里,情况相比较而言更加无序,与上述例子相似,规范的执行通常缺少某种突出的冲突来激发动机。尽管存在这样的相似性,但是结果往往不同:在城市社会里,人们潜在地达成一种共识,即使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他们也不会注意到或是对此进行干预。城市居民只关心个人利益,除非他人违反规范的行为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否则他们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齐美尔将都市人的这种态度定义为“自我隐退”(reserve): 引自 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尽管“自我隐退”在城市环境中较为常见,但也并不是城市生活的全部特征。城市里还存在许多具有种族同质性的地区——在一些贫民窟和城市的特殊地区,在这些地方社区环境和居民关系与小城镇的情况较为相似,他们会认为自己对社区其他居民的事情同样负有责任。都市人看似冷漠的“自我隐退”在匿名性的公共场所最为显著,例如时代广场和道富银行。在这样的场所,都市人认为自己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无责任,而专职的执法人员才是应当负责的人。这样被默认的共识使得都市人漠视他人违背规范的行动,因为这些行动理应留给专职执法人员处理。 引自 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复杂情况下,规范的执行过程会有不同的解释或冲突。如组织内部群体的权力争夺,双方存在违规行为却各取所需;管理人员挪用公物,奖励回报机制替代盗窃机制。
规范的实施和执行会在同时存在多个竞争集团时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有更多不同的利益需要得到满足,而不同集团之间的冲突也更加公开和不易解决,所以不论是适应还是妥协其实都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公开化渠道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不确定因素,而那些利益在规范缺失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的集团或个人会努力阻止违规行为的公开化。 引自 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进入到政治领域了。
规范流程执行的自然的历史过程。
所谓自然的历史过程与传统意义上说的历史区别在于,自然的历史过程关注具有一般性的现象群,而并非具有独特性的单独现象。它所努力探寻的是促使现象和事件趋同的原因,而非造成现象间差异的原因,简而言之,规律性而非特性。因此我在这里将要考察的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共性规律以及引起独特个性的那些特征。 引自 规范执行的不同阶段 现象学知识,老师敲了敲黑板。
在研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不同阶段时,我将使用一个法律模型来帮助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论断都只适用于法律案例。其他不及法律严格的规范会在制定和执行方面与法律具有相同的特社会科学家把那些始于模糊而笼统说法的有关偏好的特定规范称为价值(values)。学者对价值给出了许多种定义,其中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定义如下: 价值是社会成员共享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社会成员在诸多不同的定位方式中做出选择的标准。 引自 规范执行的不同阶段 价值的社会学定义:社会成员共享的符号系统。
价值观只能在行为导向上提供模糊的方向指引,人们发展出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规范。具体规范之间存在差异,群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非正式的惩罚措施与模糊的理解;但具体规范必须得以实行,实行的发生是有选择性的。
我们在此可以产生这样的质疑,是否所有规范都是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基于一般性的价值取向产生具体的规范,而后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施和执行。首先,普通的价值取向存在这种可能一一并未经过由价值取向到具体规范的推论过程,一个成熟和详尽的规范适时而生;其次,许多具体的规范从未真正获得实施。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否会有一些规范的产生并非基于一般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否存在一些不被任何规范支持的执行行为?当然,有许多规范颇为技术性,即使不以一般的价值取向为基础,但在试图调和与其他规范的矛盾时还是具有一定的立场。例如交易安全管理法规可能就属于这一类规范,这种规范并不是为了一个复杂组织的运作而存在;同样,我们也会发觉一些规范执行的个人行动仅在某些需要让自己的行为合法化的时刻才发生,警察的一些非正式的或是法律外的行为也常常归于这一类别。 引自 规范执行的不同阶段 一般性的价值取向到具体化的规范这一顺序仍然存在。
非自然发生的规范的发生过程,必须考虑各个环节(推导过程)和行动主体。
62人阅读
子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越轨的类型:一个连续性模型
越轨行为存在错判与隐瞒。 而另一种更为有趣的行为类型则截然不同,即“秘密越轨”(secret de...
-
第四章 大麻吸食行为与社会控制
跟烟民一个理。 一个大麻吸食者的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他与来自社会环境的控...
-
第七章 规范及其实施
-
第八章 道德提倡者
局外人群体由社会规范塑造。新的社会规范出现,诞生新的局外人群体;固守陈规也会变成新的局...
-
第十章 标签理论的再思考
大佬的私货环节。 进一步说,尽管由道德倡导者所执行的标签行为是研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