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第五章注释115: 经由帕森斯对德文stahlhartes Gehause 的翻译,“铁笼‘这个短语已经在社会学中获得了近乎神话般的地位......韦伯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新的”强大秩序“,其中利用机械学的比喻突出了正在合拢的罩子形象,他选用的stahlhart ,甚至比eisen 更恰当地表现了那罩子的”硬度“......但”坚硬如铁“却表达了一个对于韦伯来说非常重要的论题:只要现代公共领域的关系仍未受到传统或价值观的触动,它就会始终具有高度非人格的、冷冰冰形式的、严峻无情的机器般的性质......韦伯坚持认为,即便出现了一个stahlhartes Gehause,它也应当被看作是随着一个发展期和一个衰落期而出现的意外现象,犹如其他现象一样。 引自 注释 韦伯用“铁笼”理论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后期宗教伦理趋于淡化,但是禁欲主义精神(条理化、克己的生活)却仍然发挥着强大作用的原因,即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所推动建立的全新经济秩序发展到现在已经被机器生产的技术和条件所制约,而这些不可抗拒的条件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降生在这个经济秩序中的每一个人(包括了直接或者间接甚至没有参与经济获利活动的人),这实际上就是新教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以可视的遗产形式继续存在于现世当中。韦伯同时提出,可以将“铁笼”视为“一个发展期和一个衰落期而出现的意外现象”,即在剧烈社会变革的后期,社会发展趋于平稳而诞生的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他举了在1500年以后中国社会趋于僵化的例子来诠释这一理论。
这么来看,中世纪后期的社会秩序,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可视为一个“铁笼”,但是清教主义伦理作为具有能够影响大量群体行为习惯和生活秩序的社会思潮或者文化,以革命性的姿态冲破了中世纪一千多年来形成的“铁笼”,引导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促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13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