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 嵇康 | 魏晋风度,时代使然
魏晋风度,戎马一生的曹操开了风气之先。鲁迅先生说:“曹操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爷。” 魏晋时代,杀气与文气俱盛。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兵荒马乱的,却反而催生文学家和思想家。 仔细一想,也不奇怪。西方人有个理论:战争能激活很多东西——十九世纪拿破仑横扫欧洲,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打出了多少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直接就是战争的产物。加缪的《鼠疫》、《局外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大双心河》,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以及艾略特、庞德的诗歌,都是在二战的阴影下生长出来的。“安史之乱”成就了杜甫;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导致鲁迅横眉怒目;而艰苦卓绝的长征,为毛泽东的伟大诗篇提供了灵感之源…… 一般说来,和平年代容易令人昏睡。当然,这是一种幸福的昏睡。和平年代的好作家,是那种居安思危的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量日常生活,玩味当下,警示未来。他们也会寻找敌对势力——社会的不公正,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是他们的两个最大的敌手。 先秦是公认的大时代,魏晋也是,各种各样的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鲁迅先生不轻易赞美古人的,但他心仪魏晋风度,在广州做过长篇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标题有点拗口,演讲却明白易懂。鲁迅对嵇康,对阮籍,对古今第一酒鬼刘伶,赞赏有加。 可惜魏晋思想,最终未能形成自足的局面。 魏晋风度,作为对人的丰富性的一种罕见的阐释,未能流布后世,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它所影响的,只是一些杰出的个体。
39人阅读
🍟郭姗澈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83页 | 嵇康 | 魏晋风度,时代使然
-
第86页 | 嵇康 | 多元化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群体现象。一大群政治家、军事家、雄辩家、阴谋家、文化精英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贵...
-
第88页 | 嵇康 | 道之玄对抗的是儒家思想背后的统治高压
魏晋“玄风”大盛。道家的始祖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士人,通过无数次的玄谈...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