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枕边书
现在人讲枕边书,往往赋予了它另外的意义。似乎还有一类“非枕边书”,须得正襟危坐(尤其是在办公室里)以读之;枕边书与之适成一种对比。如果后者是官样文章,前者则为真心玩味。讲得正经一点,其一可曰功利性阅读,或职业化阅读;其一可曰消闲性阅读,或个人化阅读。这样一来,枕边书也就成了抵御凡庸人生,葆有一己天地的象征了,所以大家经常把这看得很重,乃至一本书值不值得放在枕边,皆须认真考虑。对此我是不大懂得的,因为原本就是闲人,读书一概旨在消遣,并无上述那种区别。多半是白天没有看完,晚上躺下接着看,书还是那本书,不过看书的人由椅子转移到了枕上罢了。对我来说,书之置诸枕边与否,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适宜不适宜的问题。譬如大开本,精装书,太厚,过重,均有所不宜,盖因臂力不够,举之不动也。这样的书只好留待白天“正襟危坐”地去读了。 对于上述两种阅读方式截然不同一说,即便不论所读内容,我也颇有不解之处。以一己经验度之,除非失眠,枕上读书只是一小会儿而已。那么好不容易捱过不情愿的功利性或职业化的一天了,倚于枕上,正待展读精心简择之卷,困意却已上来,岂不大煞风景。话说至此,不能不提到所谓夜读境界了。此情境素为历来文人所景慕,不知写过多少文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大知道,因为如今室内一盏电灯,窗外时闻车声,好像比白天更其不济。其实就算真有夜读境界,大概也是坐在那儿体会得来,而与枕边书无大干系,因为如前所述,这个人也许快睡着了。枕上读书,未必能读多少,而且断断续续,以我个人而言,好书倒不大舍得放在枕边去读了,总觉得有点儿怠慢似的。当然也有别种情况。譬如今年春天得到一套《没有个性的人》,上下册,一千二百余页,我本来也想每晚读上一点儿,集腋成裘,终底于成。谁知这书根本拒绝此种阅读方法,非得全神贯注不可,否则就不知所云。只好每日自早读书至晚,如同上班一般,整整用了十日,才算大功告成。有朋友在编报纸,最近要推举本年度十大好书,我说无论如何《没有个性的人》也当列为第一,朋友说所约请的推荐者均未提及此书,因而不能上榜。我想彼辈如果不是全然无知的话,要么读书不得其法,要么缺少如许时间。于是不免暗露得意之色焉。 引自 关于枕边书 191
6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