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嵩

  • 性别:
  • 职业: 作者 / 译者
63人关注

人物简介  · · · · · ·

汪子嵩(1921年-2018年1月21日),我国著名希腊哲学史学家,学者。1921年出生于杭州近郊一户木行之家,1945年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陈康先生学习希腊哲学。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64-1987年任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辑、高级编辑、副主任。曾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长。汪子嵩说:“西南联大虽只存在8年,但是它在中国教育史、政治史、学术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它留给后人的最大的启示就是‘学术需要自由’。”1959年,汪子嵩因在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两校人民公社调查组中讲了实话,在“反右倾”运动中被补划为“漏网右派”,开除党籍,下放西郊山区门头沟劳动改造。在那里,他遇到了小他两届的西南联大的哲学系同学王太庆,成为同一个炕上的“难友”。每天清早,两人背着工具上山越岭去干活。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开始时,“右派”还能吃上小米饭,后来改为稀粥,粥里的玉米渣越来越少,掺的树叶则日益增多。饥饿之下,有时去玉米地收拾秸秆,偶尔发现有残留的玉米粒,则如获至宝,放在嘴里咀嚼充饥;有时在白菜地喷药,也忍不住摘点菜叶尝尝。1962年甄别平反,重回北大执教,汪子嵩才“重操旧业,为学生讲授《形而上学》”。不多久,他又离开北大调往人民日报社任理论版编辑。1978年7月,汪子嵩作为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中做了许多工作。人们都认为他将从这个辉煌的讲坛走向更高,汪子嵩却又选择了一条冷僻的分岔:“既然已经‘思想解放’了,那么我要‘回家’去,回到亚里士多德和那片迷人的哲学森林。”1979年11月,学生赵修义来看望老师,汪子嵩高兴地向他宣布:“我要回到古希腊去了。报社已经应允,以后每周只来两天,其他时间可以做希腊哲学的研究了。”得知北大哲学系已将精通英、德、法多国语言的王太庆从宁夏请了回来,汪子嵩当即与“难友”取得联系,一起搭伴“回家”。此后,凡写哲学著作,他都将原稿先寄给对方审改译文,直至王太庆去世。

图片  · · · · · ·  ( 全部 0 张 · 上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