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谓杂言,包括文人清言、名贤妙语、禅家语录、儒道箴言以及富有理趣的随笔散文,是静思默想时的智慧,是日常生活中的妙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省察,是心灵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或谈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道,或品评诗文、月旦人物,甚至山川水月、泉石烟霞也常有所及。
杂言小品多为哲理小品,是古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文笔简约,但隽永有味,语言平淡,而意蕴深厚,既有理性的美,又有空灵的诗意,让人于浮躁喧嚷的社会中沉静下来,回归自己和内心,静观世间繁华,我心自安然恬淡。因为安心,所以从容;因为从容,所以优雅。
作者简介 · · · · · ·
所谓杂言,包括富有哲理、有益心智的议论短文和箴言、警句式的语录体小品文。语录体小品文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先秦,《论语》《老子》等诸子著作里就有一些只言片语但涵义隽永的句式,此后,这一语录体的格言警句时有出现,但只是零星地夹杂在整部作品的片段之间,或偶有“连珠”、“箴”、“戒”等短小的格言体,并未形成文体潮流。
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士人崇尚清谈,在记录士大夫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的《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清谈妙论,为后代语录体小品文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唐宋时期,记载高僧谈话的禅家语录大量出现,如《坛经》《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此后,又有《朱子语类》《近思录》《省心录》等记录和阐释儒家学者语录的著作问世。这些语录体的著作主要是记录僧人或智者的言论,语句简短凝练,富含哲理。
明清时期,语录体小品文的创作达到高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言。清言又称清语、清...
所谓杂言,包括富有哲理、有益心智的议论短文和箴言、警句式的语录体小品文。语录体小品文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先秦,《论语》《老子》等诸子著作里就有一些只言片语但涵义隽永的句式,此后,这一语录体的格言警句时有出现,但只是零星地夹杂在整部作品的片段之间,或偶有“连珠”、“箴”、“戒”等短小的格言体,并未形成文体潮流。
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士人崇尚清谈,在记录士大夫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的《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清谈妙论,为后代语录体小品文的创作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唐宋时期,记载高僧谈话的禅家语录大量出现,如《坛经》《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此后,又有《朱子语类》《近思录》《省心录》等记录和阐释儒家学者语录的著作问世。这些语录体的著作主要是记录僧人或智者的言论,语句简短凝练,富含哲理。
明清时期,语录体小品文的创作达到高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言。清言又称清语、清话、冷语、隽语、韵语、箴言、格言、语录等。原意为清谈。明清时期的清言创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创作品,著名的有吕坤的《呻吟语》、屠隆的《娑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岩栖幽事》、吴从先的《小窗自纪》、张潮的《幽梦影》等。另一类是辑录古代典籍和古人言论的作品,著名的有曹臣的《舌华录》、陆绍珩的《醉古堂剑扫》、郑瑄的《昨非庵日纂》等。
明清清言写作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处世箴言,如吕坤的《呻吟语》、姚舜牧的《药言》等。另一类是抒发情感的美言,将自然美和艺术美结合,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艺术感染力,如《娑罗馆清言》《小窗幽记》《幽梦影》等。
明代尤其晚明是清言小品最活跃的时期。代表作家有屠隆,他的《娑罗馆清言》及《续娑罗馆清言》语言空灵简洁且极具趣味,理趣与神韵兼备,是清言小品成熟的标志。陈继儒在清言创作数量上居明清作家前列,著有《小窗幽记》《安得长者言》《岩栖幽事》等,而且还编订了多部他人的清言作品。此外,著名的清言小品还有田艺蘅的《玉笑零音》、吕坤的《呻吟语》、吴从先的《小窗自纪》、洪应明的《菜根谭》、朱国桢的《涌幢小品》等。清代的清言创作依然兴盛,代表作家张潮的《幽梦影》清丽优雅,将自然万物与人间百态勾连得情趣盎然,在丰富的内涵中充盈着丰富多彩的情趣和寓意深刻的理趣。其他著名的清言小品还有《荆园小语》、《牍外余言》、《散花庵丛语》、《围炉夜话》、《格言联璧》、《幽梦续影》等。
清言的内容包罗万象,从人生哲理、为官之道、世态纷扰、居家琐事到山川风光、四季万物、花木虫鸟等,但这些被收纳的人生百态和天地自然都聚焦于作者所着力渲染的疏离尘世的超脱之心、修身养性的灵性之愿和清净自足的隐逸之气。作者从儒、释、道等理论出发,主张抛弃富贵追求,倡导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扫地焚香,愧作佛前之弟子;草衣木食,永为世外之闲人”,还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都蕴含着淡泊名利、清静惬意的闲适心境和超脱的精神追求。晚明黑暗的政治统治,令众多文人对现实无比失望,他们看透人生,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雄心渐渐被无为无不为的道家淡泊所替代。于是,他们倾向于营造自我世界、构建逍遥超脱的理想王国,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在这个世界里,与三五好友品茶笑谈,在美妙的自然图景中捕捉具有审美特性的意象,清雅恬淡的文人闲趣和清新脱俗的格调尽情释放,也在诗化的意境中构筑了一个灵动的艺术世界。
这个社会繁华而喧闹,让我们迷惑,让我们疲惫。何不放慢匆忙的脚步,寻找绿意盎然的风景,欣赏大自然勃发的生机?何不给自己一个停下的机会,闲心安坐,翻开美文,沉浸在古人闲适自在的审美世界中?这里有风舞霞飞的美景,有花开鸟鸣的恬淡,有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更有看透尘世纷扰的淡定。
目录 · · · · · ·
曹丕:交友论
刘伶:酒德颂
张华:秦青
葛洪:长生之理
刘义:庆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慧能:仁者心动
韩愈:杂说(其四)
刘禹锡:陋室铭
柳宗元:罴说
林逋: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道原:一指头禅
欧阳修:人生一乐
周敦颐:爱莲说
苏轼:日喻
荔枝龙眼说
黄庭坚:解疑
秦观:二侯说
杨时:言默戒
张耒:说爱
朱敦儒:东方智士说
吕本中:尽心为急
袁采:子弟谨其交游
陆游:烟艇记
朱熹、吕祖谦:实心
朱熹:事物之理各极其至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
刘清之:非善不交
普济:灵泉竹
罗大经:山静日长
何坦:人心如盘水
邓牧:名说
吴亮: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
许名奎:利害之忍
王祎:不遇盘根错节无足以别利器
范立本:利人之言暖如绵丝
王达:交友之道
不怨天不尤人
赵世显:有志竟成
吴与弼:淡如秋水贫中味
薛瑄:名节之大
陈献章:菊逸说
禽兽说
胡居仁:心不可一日放
祝允明:彩色养目亦病目
唐寅:菊隐记
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
一言剪裁
王廷相:自得
郎瑛:物随气以变化
陆树声:见境以生情
徐渭:友琴生说
徐学谟:失意时寻一条出路
张元忭:遗子说
田艺蘅:禽之集也翔以择木
味美者曰甘泉
吕坤: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五不争”之味
祝世禄:愿力学之根
洪应明:闲中气象从容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冷眼观人
苏浚:风光月霁
屠隆:烟火神仙
达禅之理
黄齑淡饭
一性惟真
姚舜牧:淡泊最好
刘元卿:两瞽
陈于陛:欹枕看儿戏
陈益祥:秋坐小楼
张大复:独坐
静画
朱国桢:以石激水水更清
陈继儒:兴来醉倒落花前
闭门即是深山
香令人幽
多读两句书
模世语
谢肇淛:藏书万卷其中
好书之人
李鼎:自安小乐
江东伟: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
江熙:光明磊落之素
叶秉敬:自心难料
李日华:清灵之气集
彭汝让:图大于微知着于细
来斯行:得失听之有命
袁宏道:宜称
清赏
袁中道:书游山豪爽语
王佐:人心愈炼愈透
徐祯稷:蕴火得久热
成事者后言
杨梦衮:作之不止可以胜天
钟惺:夏梅说
冯梦龙:好好先生
费元禄:处末世之法
刘芳喆:人向前我向后
曹臣:醉各有所宜
闻雨过蝉声
无人自悠然
山灵着意处
文震亨:论画
董斯张:善忧善乐
余绍祉:晨窗看菊
沈捷:人生是戏场
闵度:人生于世
朱之瑜:漱芳
黄淳耀:眼欲明口欲讷
郑瑄:会做快活人
陆绍珩:脱俗是奇
人生快意事
王纳谏:闲行闲卧乐
吴从先:文章之妙
月上木兰
白云深山
倪允昌:花开花落也春秋
何伟然:一心交万友
傅山:天下大勇者
金圣叹:不亦快哉
声色移人说
李渔:黄杨
芙蕖
许友:闲花野草
魏裔介:勿以炫露而招损
魏象枢:天地间真男子
申涵光:行天下而后知天下
君子终身是乐
汤传楹:时各有宜
魏际瑞:难忍
魏禧:知足者天不能贫
吴庄:草木之精能移我情
恽寿平绝俗故远天游故静
王士禛:应尽之心
梁文科:鸟雀亦有好音
熊赐履:用功之要
王晫:闭门读诗
张英:日与两君同卧起
陈星瑞:水中月影
卫泳:闲赏•元旦
廖燕:山居杂谈
张潮:读书快乐
天下有一人知己
春听鸟声
楼上看山
花不可以无蝶
春风如酒
石成金:莫扯满篷风
申居郧:坦荡自舒之怀
石庞:慈悲眼清净心
金农:题画
卢存心:才子之穷
史震林:一年有可惜事
曹庭栋:自有余乐
刘因之:有余与不足
袁枚:沙弥思老虎
以著作争胜负
牡丹说
钱德苍:择交要言
汪辉祖:慎交
孟超然:枕上回思
钱泳:造园
贫者是天下最妙字
金缨:人之心气寡欲则刚
当厄之施甘于时雨
叶玉屏:行之须量力有渐
王侃:所谓得志者
朱锡绶:霜晨月夕笑之时也
唐人之诗多类名花
花是美人后身
黄钧宰:岂不哀哉
王永彬:春风和气
信字是立身之本
贫贱非辱富贵非荣
叶鐄:天地自然良友
林纾:湖之鱼
梁启超:养心语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利人之言暖如棉丝》范立本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 利人之言,暖如棉丝。伤人之语,利如荆棘。一言半句,重值千金。一语伤人,痛如刀割。 口是伤人斧,唇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怕虎生三个口,只恐人怀两样心。 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能言能语解人,胸宽腹大。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谈论宿命天意,虽不必当真,也强过谈论七情六欲;谈论道行品德,虽然不一定践行,也强过讲世俗之事。 以上格言选自《明心宝鉴·言语篇》,《明心宝鉴》是劝人行善的书,"明心"即内省之意。明初问世后成为流行的启蒙读物,并盛行于东亚国家,是第一部被外国传教士译成外文的中国作品。尤其在韩国等国是孩童早期教育的必读书,韩剧《大长今》中,长今接受医女训练时朗声诵读的”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便出自《明心宝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8页 -
不道人短,便不说己长;若说己长,必道人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一言一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书卷似故人 8.6
-
- 雅人有深致:清赏小品赏读 8.0
-
- 绝代有佳人:女性小品赏读 7.5
-
- 山水有清音 8.8
-
- 锦书云中来 8.7
-
- 浮生半日闲 8.2
-
- 芳菲已满襟:草木小品赏读 8.6
-
- 海上日记 7.3
-
-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 8.3
-
- 画家物语 8.4
一言一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雅小品丛书 (Rilke)
- 【小蠹书箱】散想杂念 (小米=qdmimi)
- 2012-2013已收书目 (浅浅四月)
- 要读的书(图书馆已有) (落葉知秋可烹茶)
- 我的青春已成歌 (浅浅四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言一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微尘。 2016-09-23 10:17:12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0 有用 爱徒步的小猴子 2023-03-28 22:35:14 浙江
《幽梦影》当属杂言第一
0 有用 海绵 2018-08-22 11:06:08
闲雅小品丛书不错,这是第三本了。
0 有用 AhFloyd 2024-08-13 01:36:42 湖北
修心
0 有用 瑶姬 2016-02-28 18:49:25
很好的古代杂文选,有些书打算全本借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