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对《稀缺》的笔记(1)
-
全书读感
稀缺这本书,在微信相关文章里有被介绍,后来阳光又推荐并买给我,想来这么多人追捧,期望值很高,但读完后,多少有点失望,主要有两点,一是:总结了一下,原来很多专家理论知识就是对现实生活很多显而易见的道理重新定义,对这些术语包装的道理进行阐述、整理、总结,好一点的会给到解决方案,次一点的没有给到解决方案;第二,用很多乃至大部分的章节篇幅、反反复复就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难道是怕我们不懂吗,还是觉得长篇大论能体现研究的深度?这本书,两点兼得。
既然读完,还是摘要总结一些内容重点:
一、对稀缺的认识
1、稀缺资源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心态:稀缺会带来专注的得,也会带来管窥的失。稀缺会造成带宽负担:降低流体智力让人变笨,降低自我控制力让人更加冲动,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2、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短视并非个人问题,管窥也并非由个人性格所导致,在稀缺环境下,都会表现出短视行为,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对当下更为关注,产生借用行为,为将来挖坑。
二、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1、1美元的价值在穷人和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富人对1美元的价值判断,当穷人在评估1美元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而不会依赖环境进行判断。穷人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他们更接近于“经济人”,人民对货币价值的衡量是相对的。举例:郊区租三轮车、100和1000美元东西分别降价50美元时穷人和富人的反应(富人觉得100降50会受影响,1000降50不会影响,因为毕竟1000的东西都买了;穷人没有100和1000的区别,会实际考虑50元的价值)。
2、相对性认知是大脑处理信息时的固有特征,但经验与专业技能还是能让我们摆脱这一限制(不受环境条件影响)。举例:在景点穷人和富人对啤酒价格的判断(富人觉得景点物品肯定都贵;穷人不会受环境影响,会考虑产品实际价值)。
三、稀缺本质(稀缺陷阱)
1、稀缺本质就是没有余闲,迫使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决策),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因此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举例:假设小贩每天省下5卢比,每天可少借5卢比,经过200天,可免于1000卢比的借贷。事实上,50天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复利的作用。
2、制定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其影响自己的生活。阶段性的稀缺会引发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最终会将我们拖回稀缺陷阱之中。
3、稀缺陷阱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事实并非如此,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容易犯拖延症。稀缺陷阱的出现,最核心的问题是稀缺心态,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对环境条件加以改变,就可能找到办法去避免或减轻稀缺陷阱带来的影响。
四、穷人的稀缺
1、无能可导致贫穷,贫穷也可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会造成带宽负担,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负担过重的带宽,意味着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也意味着用来进行自我控制的心智资源变得更少了。
2、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任何形式的技能习得,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都需要带宽。
3、要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穷人贫困,不一定是由于智力或努力程度不够,而有可能是稀缺造成的恶性循环。举例:1)“起轮事故”,假定问题在服务对象身上,而不去驾驶舱找原因。2)培训项目,学员满脑子都是烦心事错过一堂课,下一节课难度增大,人们会选择中途退课,因为再听下去更听不懂了,这种课程设置,并不能包容带宽负担过重的学员。那些不愿上课的人不一定是把上课不当回事。
五、应对稀缺的方法
1、通过外力对环境进行改变,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当带宽有限时,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举例:1)会议中有人提醒时间。2)短信可以提醒信用卡,那么也可短信提醒储蓄(储蓄是重要不紧急事件,容易在管子视野之外)。
2、节约利用带宽。举例:财务教育,运用经验法则,而不是复杂的会计学规则,简单易上手。
3、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打破“充裕——稀缺”循环的一种方法,就是将资源均摊,从而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而非突如其来的资源充裕,然后紧跟着阶段性的稀缺。
4、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缓冲机制的构建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构建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对于组织而言,需要一位干将,不是整天想着如何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是超脱每日管窥心态,确保组织拥有足够的余闲,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今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而是明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而这些突发事件又会如何影响紧张的工作计划。他的存在,能够保证专注于当下工作目标的人们,不会向未来的项目借用资源,并因此耗尽余闲,将组织拉入未来的带宽陷阱。举例:1)项目赶时间出现错误。2)工作时间管理智慧,超时工作可能会导致身体、心智疲惫,对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
5、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举例:救助穷人的项目却在他们办理的时候收取手续费。
总结:所有人都有带宽稀缺问题;规划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迎刃而解;解决稀缺问题要在富足时着手;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