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0OKO0o对《新艺术运动》的笔记(5)

新艺术运动
  • 书名: 新艺术运动
  • 作者: [英] 斯蒂芬·埃斯克里特
  • 副标题: 艺术与观念03
  • 页数: 424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 2019-7
  • 第二章 颓废时代? P69
    所以至少在布鲁塞尔,新艺术相当于思想和政治自由的视觉表现形式。当时的比利时由宏伟的历史主义建筑风格主导,时髦的年轻资产阶级激遂派很想与此撇开关系,于是新艺术便是最理想的艺术风格,可以显示他们与老派的割裂,同时不失风格、艺术性和奢华。
    引自 第二章 颓废时代?
    2023-02-14 02:26:41 回应
  • 第四章 民族梦 P173
    民族身份政治的影响,在新艺术的主要中心之外也同样存在。在俄罗斯,泛斯拉夫主义和进行西方现代化的矛盾愿望,在新艺术中都得以实现。在加泰罗尼亚,新艺术给予巴塞罗那世界级欧洲城市的身份,使它得以如愿从西班牙其他城市中脱颖而出。在芬兰,新艺术是万金油,它在用于表达对于民族身份的渴望的同时,也表现着浪漫主义的传统和欧洲的现代性。
    引自 第四章 民族梦
    2023-02-15 23:27:05 回应
  • 第四章 民族梦 P173
    新艺术在芬兰等国,因其非古典的特质而受到欢迎。维也纳的新艺术中,古典主义的传统很重要(见第三章),而对于芬兰人,这种风格是反古典的。新艺术运动作为一个宣称要消灭历史主义的运动,在这样一个在视觉艺术领域中未受伟大的古典传统影响的国家中必定受到欢迎。如果要说当地存在一些古典主义传统,那也是与几个世纪的有效占领有关。在1808年俄罗斯并吞芬兰之前,芬兰忍受了几个世纪瑞典人的占领。瑞典语一直到19世纪末都继续作为当地知识阶层和当权资产阶级的语言,留下影响的瑞典古典主义建筑传统则是这种文化帝国主义在艺术上的表现。
    引自 第四章 民族梦
    2023-02-15 23:31:25 回应
  • 第四章 民族梦 P211
    如果说芬兰的民族主义是从底层发展出的民族主义——原木小屋和农民民谣——那么加泰罗尼亚的民族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则再现了一种基于保守信仰和对于中世纪的怀念之下的旧秩序。
    引自 第四章 民族梦
    2023-02-15 23:49:48 回应
  • 第四章 民族梦 P219
    新艺术在芬兰、俄罗斯和加泰罗尼亚的表现形式体现出这一风格的多样性和连续性。不同版本的世纪末“现代”风格被用作表现浪漫和民族主义的政治愿景。一方面,在芬兰和加泰罗尼亚,这一风格意味着反抗压迫,追寻自由,在经济扩张和技术进步的混乱时代渴望重新发现真实的文化声音。新艺术在这里代表着一种积极的进步思想,而不是一部分法国新艺术所代表的堕落、无节制和对社会发展的回应。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希望被欧洲主流文化接受的愿望。巴黎对于外国艺术家而言如同麦加,欧洲各地迅速通过英格兰、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的期刊接触到这些国家的理念,各地都殷切地观望着欧洲主要文化首都正在进行的事件。一个多世纪后,相似的窘境在欧洲出现,如苏格兰和加泰罗尼亚在试图寻求更多政治独立性的同时,也在希望成为更为广阔的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引自 第四章 民族梦
    2023-02-15 23:54:23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