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史诗的起源 (10) 更多
-
227
维吾尔人(745-840年)取代了突厥人的统治,而后来吉尔吉斯人(840-910年)又一度成为中亚部落军事政治联盟的盟主。 ——”突厥“还能译对,大概是拜俄文能分清”突厥“和”土耳其“所赐,吧……………… -
225
”东方的斯基福人“,就这么用下来了~~~ -
209
”在沙皇达里的诏书中就曾提到亚美尼亚人自称为”汗“。 ——什么东西?大流士的哪篇铭文提到亚美尼亚人自称Hay了?不只有地名Armina吗? (11回应) -
193
这里又是”莫伊谢·霍林斯基“了……此外又出来了”姆切尔“…… -
187
同一页上,先是”普莎夫人“,后是”普沙夫人“。而且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普莎/夫人“,而是”普沙夫/人“,Pshaveti地方的人。把”夫“字换掉,不行吗…… -
185
168页还是”霍加-纳斯列金“;185页就成了”霍德日·纳斯列金“。 -
175
171页还是”乌阿尔哈格“,175页就成了”乌哈尔哈格“。 -
172
”玛达教“?马兹达教? -
149
莫伊谢伊·霍林斯基认为不应把关于萨蒂尼克的传说看作是对阿兰民间口头创作中一些情节的直接反应………… ——整个译错,主语都搞错了。没见到俄文原文,但是,”霍连的摩西“明明是古代亚美尼亚史书的(托名)作... -
142
格罗多德 ——明显是,希罗多德。 (1回应)

失落的卫星 (18) 更多
-
268
”生命之树“ ——阿斯塔纳的Bayterek吗?不是财富之树? -
246
貌似这一章所有的地名”花剌子模“都错成了”花刺子模“…………………… -
239
”耶稣和摩西的照片“? -
214
因为”阿夫罗夏伯“就取自当地一位波斯国王的名字。 ——”波斯“……………………………… -
203
Bachabazi,Yetesheher,涉及阿古柏的两个专有名词,前者估计看到的拼写是batcha,给译成了”巴特恰“;后者则被和阿古柏自称的Ba-Davlat Khan这个称号混了…… (1回应) -
156
”暗绿色的药草“——确认真的不是”某种类似大麻的东西“——麻烟,Nas? (1回应) -
154
兰加尔,在突厥语中就是”野山羊“的意思。 ——印象里李硕提到田地的”兰干“,说是波斯语,”站“? -
141
在这里,河水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分界线,更像是时间的分界线:塔吉克一侧如同70年代的苏联,而阿富汗一侧隐藏在伊斯兰的面具下,还停留在更久远的中世纪——我惊叹于这样的世界依然完整无缺地存在着。 ——往塔吉... -
136
?”巴达尚赫车站“?不是底稿里的样子吧? -
122
”我喜欢阅读,可是杜尚别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 ——2016年应该还是有够格的书店吧?那时鲁达基大街上那栋大楼一层还全是书店啊。2018还是2019才最终干不下去,集体搬家,各寻各处…… -
108
有一句谚语以戏谑的方式道出了这种分裂:”在我们的国家,可没人闲着:苦盏人统治,库洛布人守卫,库尔干秋别人犁地,帕米尔人跳舞。“ ——在帕米尔的那边,过去人们说,第二大族当官,第一大族经商,第四大族种... -
105
讲成吉思汗时代,作者还使用”粟特人“,有点anachronism吧? -
85
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拉丁字母拼写好像错了一个字母:不是l,是r…… -
83-84
司机会说几句中文,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我问他会说什么。 ”艹他妈!滚犊子!打洞吗?“ ”就这些?“ ”还会数数:一二三四五……“ ——真TM丢脸,也真TM地道! (2回应) -
18
”你就是下一个莫言?“一个留着小胡子的吉尔吉斯青年问我。 我一愣,伸出手:”你是下一个艾特玛托夫?“ 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我唯一知道的吉尔吉斯作家。 ”我是阿拜。“这个人一脸喜庆,”你听出我在开玩笑吧... -
12
可以看到哈萨克人的蒙古包。 ——……………………………… -
5-6
对游牧行国领土观的理解……好像在司马迁之前?准噶尔汗国有了,但是不提哈萨克汗国。只提准噶尔汗国”剥夺了哈萨克草原上三个小国的通行权“,我觉得这段大概哈萨克人会一笑置之~~~ -
4
1854年,哥萨克骑兵在这里建立堡垒,开启了阿拉木图的历史。 ——如果非要按强民族主义者对俄使馆微博讲述海参崴历史反应的标准,作者岂不成了汉奸??? (1回应)


沿坟墓而行:穿越东欧大地走向伊斯法罕 (61) 更多
-
481
愿上帝保佑(Enscha allah) ——这俩译者……Allah,Choda,一律译成“上帝"。毛拉都能给你翻译成”神父“(虽然最后一两章如梦初醒,用了”毛拉“)。怎么说啊……………… (1回应) -
481
樯·贾瓦勒里(Chan Djawaheri) ——汗·贾瓦希里。 前面477页的“沙里(Schahi)”,明显是“沙希”。这俩译者的发音是怎么回事啊?l与h不分? -
475
这一页怎么就成了“焦法勒”?前面都好好地写“焦勒法”啊? -
449
这一页,译者想起来"土曼”了,还加译注了?前面406页的“托曼”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
442
伊玛目扎勒寺,也即伊玛目后裔的坟墓…… ——?Imamzadeh,后半截怎么翻译成扎勒寺的? -
436
对扎因代河的译注:伊朗高原上最大的河流。——? -
430
这又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字典里特有的表达:Chodi和gheire-e chodi是指”自己人“和”非自己人“,所以根本不重要,而”自己人“的批判,来自改革者、阿亚图拉·蒙塔泽里或者2009年走在示威游行最前端的伊斯兰学生... -
428
迄今为止见到最长的一段不知所云的话,出现在本页最后几行,一直蔓延到下一页~~ -
424
他们还制造出了拉欣(Raissi)这样的强硬派作为竞争对手…… 莱西。译者就算没查查鲁哈尼竞选那年的中文报道,选对音用字还不能选两个更准确一点的吗? -
409
我们在一条荒漠商道上横穿了厄尔布鲁士山(Elbrus)。 ——这不是上一章里高加索的厄尔布鲁士,这是伊朗的厄尔布尔士Elborz。山名同源,但不是一回事。不知原文怎么了…… -
406
大城市的街头则到处都是隆过鼻子的年钱女性 ——?这可是伊朗啊!!!两个译者没听说过伊朗最流行的整容手术是削鼻子???顺便,前一页又成了”哈桑·沙巴“了。这是随手百毒/必应到的台译? -
404
它是标志着末日来临的众多教派之一 ——不知德文是否跟apocalyptic有关。但这个翻译无论如何都不知所云。 -
404
对厄尔布鲁士山加的译者注仅仅说”俄罗斯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下一页默罕默德·阿塔这个名字又没加译注……………… -
374
这一页居然是”摩西山“了。前面323页可还是土耳其语音译”穆萨达“呢??? -
388
忍不住了。”突厥语“和”土耳其语“,译者就没分过!然后……Chomenei?确定不是Chomeini吧?但是老霍跟阿塞拜疆可没半点关系。Chamenei错了吧? -
384
只是女主持人穿的是一件黑色卡多尔…… ——卡多尔……………… -
377
艰难抵达了他妹妹所住的萨玛康德(Samarkand) ——虽说不是那个撒马尔罕吧,但你这翻译,不加译注的…… -
370
脚注1:”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是什么鬼??? -
342
虽然亚美尼亚人在从奥斯曼帝国灭亡到阿塔图尔克掌权之间的时间里遭到的驱逐和杀戮被土耳其国会和报纸认定是”反人类罪行“,主要责任人也被判处死刑,包括不在场的恩维尔帕夏…… ”不在场“……”缺席“不行么? -
340
译者还是把教会和教堂都用一个字眼翻译了……………… -
336
毕竟他迟早都是要移民离开伊朗的,亚美尼亚人在伊朗没有未来。改革之前的50万亚美尼亚人只剩下了5万人…… ——”改革“? -
335
因为亚美尼亚人的城市居民区在国境的另一侧,即在与土耳其接壤的那一侧。 ——译得不知所云…… -
321
250名亚美尼亚教团的代表 ——其实,”教团“翻译得也可谓相当准了…… -
312
对伊斯兰共和国出的译注也完全不靠谱…… -
310
译注对米尔扎的解释完全错误……这本是对贵族的称呼。 -
292
卡蒂贾·伊斯马耶洛娃(Khadija Ismayilova) ——又用了全套的英文拼法……赫底澈·伊斯马仪洛娃…… -
286
俾路支的注释:又称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位于与伊朗及阿富汗三国交界地区,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 ——伊朗那半个俾路支斯坦呢? -
282
她叫吉尔巴哈(Gülbahar) ——古丽巴哈尔……………… -
281
译文是汉拉尔,括号里是Göygöl——好像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时候,阿塞拜疆政府终于嫌麻烦,把村子名跟旅游景点名统一了:天湖/蓝湖。不过下文里面把它的德文原名Helenendorf翻译成”海伦棱村",就…… -
277
两个民族相互隔绝,可他们在30年前还因为这里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和供需路线,因为共有的居住区,因为很大程度上共享的历史,因为被同样的统治者统治,因为在20世纪初共同起义反抗俄国,因为在那以后互通婚姻而彼此... -
277
5万人为之丧生,双方都进行了大屠杀,另外还有超过100人遭到驱逐。 ——100?100万吧? -
415
中东烤肉 ——你也不给个原文,Kebab啥的? -
274
晚上,我们在为了游客而修建的古老荒漠小城舍基里穿行。这里的建筑不再有波斯的痕迹,这里既没有建在掐丝柱子上的木制阳台,也没有夸张的栏杆。这里的建筑更倾向于结实的风格,带着砖顶的方形的石屋,没有装饰的... -
273
此外也无法从亚美尼亚进入土耳其,进入独立的纳希切万共和国也几乎不可能。左右两侧是两片海域,出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多少。 ——这是迄今为止看到本书里面翻译得最离谱最不知所云的一段。光看字面意思,与现实不... -
261
洞穴之城乌普利斯彻(Uplisziche) ——乌普利斯齐赫。本书中好像只要不是名人,格鲁吉亚姓氏的尾巴”泽“就没翻对。 -
242
在伊朗的格鲁吉亚人说,彩虹后面有贾切斯坦(Dschordschestan)——也就是波斯语中”失落的故乡“的意思。 ——Jurjistan?阿拉伯语,格鲁吉亚,谷儿只思田?居然不是波斯语Gorjestan? -
233
古罗马的旅行作家普林尼乌斯(Plinius) …… -
224
阿布雷克·塞利姆尚(Selimchan) ——塞利姆汗。 基斯利贾尔(Kislijar) ——基兹利亚尔。 -
206
另外这一节里面,对德文ch的音译方法,真是五花八门。赫,希,奇,不一而足…… 格罗兹尼法典说明官(Mufti) ——原来短评里面已经有人提到的”典故“出自这里…… -
187
Tatjana又成了塔吉娜。而在194页,又成了”塔贾娜“。不过……看在毕竟每换一个译法就换了一个描述的人份上…… -
172
斯堪特人、萨尔玛岑人(Saramten) ——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 热诺赛人(Genueser) ——确定不是热那亚人? -
172
城邦国克森尼索(Chersones) ………………………… -
144
纳里曼·德舍亚(Nariman Dscheljal) ——纳里曼·哲俩里(杰拉勒/贾拉勒)。 -
163
卡拉派 ——58-59页还是卡拉依姆人呢? -
127
苏德台地区 ……………… -
121
雷法特·图巴洛夫(Rifat Tschubarow) ——里法特·楚巴洛夫 -
154
吉纳第·托哈诺夫(Gennadij Truchanow) ——根纳季·特鲁汉诺夫…… -
152
库里克·保尔施(Kulikow Polje) ——库利科沃之战……………… -
102
科拉思纳博乐(Krasanapolle) ——克拉斯纳波尔 伊戈尔(Igor) ——前面29页就是伊哥。虽然这俩不是一个人吧…… 塔蒂亚娜(Tatiana),弗拉迪米尔(Wladimir), 伊万·塞特福(Ivan Saitev) ——伊万·扎伊... -
100
1941年路线 ——路线? -
91
德米特莱·雷尔茨胡克(Dmitrij Leltschuk) ——前面遇到德国带tsch的都译对了。这里为什么就非要拆开导致对错了呢? -
87
夏农·帕森杰克(Sjanon Pasnjak) ——一个名字的两部分,按两种语言音译…… -
74
伟大祖国战争博物馆 ——85页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啊? -
81
霍伊尼茨基(Choiniki) ………………前面49页,尼克莱肯(Nikolailen);42页,神父亚当·伯尼奇(Adam Boniecki),感觉也对错了音…… -
73
显尼嘉(Xenija) ——确定不是热妮娅?已经有人发过短评了,前面还是皮特,后面就成了皮约特——干嘛不直接彼得算了……前面一个波兰村子里的米卡尔Michal,强烈怀疑是米哈乌。Mascherau是马什洛夫,Stanislaw就... (2回应) -
52
上面还是“东正教的会堂”,下面就是“正统教徒”了。翻译和校对……………… -
30
外克赛河 ——译者注:Weichsel,波兰境内最长的河流——后面连波兰文都附了啊。老兄你为何不干脆用现在中文通用的维斯瓦河,或者以前从英文翻译的维斯杜拉河,一定要跟着作者从德文翻译呢?这点是译文一大软肋啊... -
44
复地运动 ——译者注里面已经写了“收复失地运动”,为何正文一定要缩到四个字…… -
32
我常常感到惊讶,但从没仔细想过,为什么这么多波兰人有个典型的波斯名字达利乌施(Dariusch)。 ——Dariusch……堪称伊朗版常凯申? (3回应) -
32
一种民俗天主教主义,配上皮洛根和巴尔希茨,其实也没有太多别的了。 ——Piroggen,Barszcz,前者是德语复数,注释也没注出来,反正没按单数Pirogge翻 。后者……好吧,德语专业的作者大概并没有为了翻译这本书... -
14
伽迪娅·哈纳(Ghadia Rana) ——这么明显不是德语,为啥要按时下流行的法德式小舌r对音呢?哪怕按德汉译音表,也该是拉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