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克利斯朵夫 (33) 更多
-
卷七·户内
非洒尽血泪绝不能在世界上有什么持久的成就。 -
卷六·安多纳德
对于一般懦弱而温柔的灵魂,最不幸的莫如尝到了一次最大的幸福。 -
卷五·节场
一个风雅的社会最难宽恕的莫过于信仰;因为它自己已经丧失信仰。大半的人对青年的梦想暗中抱着敌视或讪笑的心思,其实大部分是懊丧的表现,因为他们也有过这种雄心而没能实现。凡是否认自己的灵魂,凡是心中孕育... -
卷五·节场
大多数的人都是过的这种生活。他们的生命不是放在宗教信仰上,就是放在道德信仰上,或是社会信仰上,或是纯粹实际的信仰上——信仰他们的行业、工作、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他们都不相信。可是他们不愿意知... -
卷五·节场
在社会上,表面极端精练的文明和隐藏在骨子里的兽性之间,永远有个对比,使那些能够冷眼观察人生的人觉得有股强烈的味道。一切的交际场中,熙熙攘攘的绝不能说是化石与幽灵,它像地层一般,有两层的谈话交错着:... -
卷五·节场
干吗他要去看这些人呢?干吗要再上那些地方去看他们呢?干吗勉强自己去学别人的模样、手势、鬼脸,装做关心那些并不关心的事?——他是不是真的不关心呢?——一年以前,他绝对不耐烦跟他们来往的。现在他觉得他... -
卷五·节场
多少的天才和意志都因为游移不定与自相矛盾而浪费了。 -
第三部 解脱
人非禽兽,怎么能远离故土而无动于衷呢?苦也罢,乐也罢,你总是跟它一起生活过来的;乡土是你的伴侣,是你的母亲:你在她心中睡过,在她怀里躺过,深深地印着她的痕迹;而她也保存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过去,和... -
第三部 解脱
哈斯莱骨子里是不分敌友,对谁都瞧不起,结果对自己对人生也取了这种轻视与冷嘲热讽的态度。因为他从前相信过不少天真与豪侠的事,所以一旦失望,他更加往讥讽与怀疑的路上走。既没有勇气保护他的信念不受时间一... -
第二部 陷落
一个艺术家为了他所偏爱的一种艺术而牺牲另一种,那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两者之间求妥协,就非两败俱伤不可,结果是说白不成其为说白,歌唱不成其为歌唱。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他以为伟大的思想到一处就有一处光明,而今他发觉思想尽管变迁,人还是一样,而且归根结底,主要还在于人:有怎么样的人,就有怎么样的思想。假如他们生来是庸俗的、奴性的,那么便是天才也会经由他们的灵魂而变...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你们应当有勇气保持你们的真!应当有勇气不怕显得丑!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他们的狂欢和他们的悲哀一样是像雨水般随便流的:贱如泥土的欢乐,没有精神也没有力。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既然人类那么蠢,担当不了真理,干吗要强迫他们担当?忍受他们的弱点,面上迁就,心里鄙薄,觉得自己无挂无碍:你岂不得意?要说这是聪明的奴隶的得意也可以。但反正免不了做奴隶,那么即以奴隶而论,还是逞着自...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一个人不怕自讨苦吃的时候,才是爱情最强的时候。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然而她更喜欢活泼泼的,对付人的那种聪明。她最喜欢参透一个人的灵魂,估量它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她和麦西的犹太女人称金洋一样仔细)——她靠着奇妙的感觉,能够在一霎眼之间看破别人的弱点与污点,从而找到了...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殊不知天下的难事就莫过于教人家接受一桩新的幸福;他们几乎更喜欢旧的苦难,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咀嚼了几百年的粮食。一想到这个幸福是得之于别人的,他们尤其受不了。这简直是一种侮辱,直到无法避免的时候...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一切民族,一切艺术,都有它的虚伪。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这些谎言是适应每个...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 可怜的是不能生产的人,在世界上孤零零的,流离失所,眼看着枯萎憔悴的肉体与内心的黑暗,从来没有冒出一...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这些作品里使他最气恼的是谎话。没有一点东西出于真正的感觉。只是背熟的滥调,小学生的作文:他谈着爱情,仿佛瞎子谈论颜色,全是东摭西拾,人云亦云的俗套。而且不只是爱情,一切的热情都被他当做高谈阔论的题... -
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
不,可是不能重拾的,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一个梦绝不给你连抓到两次;它随时随地都在变,在他手里,在他眼前,在他眼睁睁地瞧着的时候已经变了。必须赶快才好,可是他不能;工作的迟缓使他惶惑。他恨不得一... -
第三部 阿达
高脱弗烈特指着在绚烂而寒冷的天边显现出来的朝阳,说道:“你得对着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别想什么一年十年以后的事。你得想到今天。把你的理论统统丢开。所有的理论,哪怕是关于道德的,都是不好的、愚蠢... -
第三部 阿达
克利斯朵夫摆脱了阿达的羁绊,但还没有摆脱他自己的。他徒然对自己作种种的幻想,徒然想回到过去那种贞洁、坚强、安静的境界。一个人决不能回到过去,只有继续向前。回头是无用的,除非看到你早先经过的地方和住... -
第三部 阿达
有时这张脸(现在就是的)显得多么善良,笑得多么纯洁,以至克利斯朵夫问自己,为什么他们没有相处得更好,为什么他们以作践幸福为乐,为什么她要竭力忘掉那些光明的时间,为什么她要抹煞她所有的善良与诚实的部... -
第三部 阿达
他还不知道真诚是跟聪明与美貌一样少有的天赋,而硬要所有的人真诚也是一种不公平。 -
第二部 萨皮纳
她在他的思想里隐去,好似水在手里漏掉一样。 -
第一部 于莱之家
可是刚在旧的躯壳中蜕化出来的蛹,只知道在新的躯壳中痛痛快快地欠伸舒展;它还来不及认识新的牢笼的界限。 -
第一部 于莱之家
克利斯朵夫正在脱胎换骨,正在换一颗灵魂。他只看见童年时代那颗衰败憔悴的灵魂掉下来,可想不到正在蜕化出一颗新的更年轻而更强壮的灵魂。一个人在人生中更换躯壳的时候,同时也换了一颗心;而这种蜕变并非老是... -
第一部 于莱之家
这便是轻描淡写的诗人们所说的青春期的困惑,薛侣班的烦恼,爱欲在年轻的身心中的觉醒。在他们看来,仿佛这全身动摇、死灭、再生的关头,信仰、思想、行动,整个生活准备在痛苦与欢乐的抽搐中毁灭而重新鼓铸的大... -
第一部 于莱之家
他没有相当的才具来利用这天赋,但多少有才具的人会羡慕他这种天赋!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 -
第一部 约翰·米希尔之死
而一个人对于死直要亲眼目睹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原来一无所知,既不知所谓死,亦不知所谓生。一切都突然动摇了:理智也毫无用处。你自以为活着,自以为有了些人生经验;这一下可发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 -
第一部 约翰·米希尔之死
然而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能彻底地推心置腹,哪怕彼此都十二分的相亲相爱,也极不容易办到:因为一方面,尊敬的心理使孩子不敢把胸臆完全吐露;另一方面,有自恃年长与富有经验那种错误的观念从中作梗,使父母轻视儿... -
第二部
倘使儿童自认为没有能力实现心中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骄傲,他就拿这些去期望父母;而在一个失意的成人,他就拿这些去期望儿女。在儿童心中,父母便是他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人物,是保卫他的人、代他出气的人;父母...


吾国教育病理 (6) 更多
-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古今教育中学生数量超过了需求的最重要原因是地位追求。 -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社会需求与供应间存在着两种不对称:一个旺盛的社会需求可能吸引不到足够的社会成员;一项数额有限的社会需求却可能吸引到大大超额的社会成员。 -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教育生态的后面是社会生态。教育生态的改善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 -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不改变“存在”,不改变当下“教育—科举”的生态,仅靠扭转“意识”和端正态度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幼稚、无知、荒诞,且在实践中已沦为笑柄。 -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在一个严酷竞争、激烈博弈的态势下,不是提倡就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的。如果副科不列入高考,就必然遭到轻视。而一旦列入,将立刻沦为“应试”的项目之一,顿失立项时的初衷。 -
前言
独生子女国策灭绝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直接促成适龄人口中高考生的高比例。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Stories (3)
-
THE STAR-CHILD
Injustice has parcelled out the world, nor is there equal division of aught save of sorrow. -
THE SELFISH GIANT
And when the children ran in that afternoon, they found the Giant lying dead under the tree, all covered with white blossoms. -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Ah, on what little things does happiness depend! I have read all that the wise men have written, and all the secrets of philosophy are mine, yet for want of a red rose is my life made wret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