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松栗夏对《中世纪动物图鉴》的笔记(20)

  • 第177頁(天鵝)

    ...

    天鵝的鸣叫和谐优美,但也忧郁甚至悲伤,好像在哀怨地诉说着什麼,尤其是死期临近之时。天鹅病弱而知大限将至时会哀婉鸣叫,好像給自己唱輓歌。所有的动物图鉴作者都说天鹅将死那年的叫声最动听。布呂內拉坦解释说,天鹅头上有一根羽毛,将死之时会刺入脑中,天鹅就知道自己時日不多,而疼痛让它发出哀鸣,如泣如诉,长达数月。但它死得幸福而清醒:

    大难之下,天鹅比人更显高尚,知道命不久矣,却能平心静气地面对死亡,因为它从自然得到了最珍贵的天赋:了解死亡无悲无痛。人类害怕未知之事,以为死亡是最大的痛苦。天鹅比人类勇敢,会歌唱到最后一刻。

    天鹅不仅象征音乐和歌唱,也代表幸福地死去。好几本动物图鉴都劝衰老染病之人像天鹅那样安详和谐地歌唱,“赞颂上帝,告别世间财物,诚恳地懺悔自己的罪过,以轻盈之心祈求上帝将自己纳入庇护”。

    看到乌鸦是凶兆,看到天鹅则通常是吉兆,白吉而黑凶。....

    2021-03-20 16:15:53 回应
  • 第168頁(烏鴉)

    烏鸦这种黑色的鸟在所有神话中都备受推崇,后来却被不断地貶低。古希腊、古羅馬时期人们称赞它聰慧、记忆力强,还能预言未来,《聖經》卻视鸟鸦为不祥之鸟。诺亚方舟的故事中,鸟鸦不信上帝、自私、食腐。早期基督教也随之严厉抨擊烏鴉,说它大逆不道。而在北欧大部分地区,非基督教民族认为乌鸦是神鸟。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都有很多对乌鸦的崇拜。这是努力传教的基督教会一直想铲除的,但做起来很难,因为乌鸦地位崇高。凯尔特人视鸟鸦为主神鲁格的象征。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认为鸟鸦为独眼、可怕、全知之神奥丁服务。他的两只乌鸦“福金"(Huginn)和“雾尼”(Muninn)飞过人间,向他报告所见,知道过去未来所有的事,明白人心,会惩罚儒夫,保护、奖赏勇士。

    2021-03-20 16:15:29 回应
  • 第157頁(鳥類)

    中世纪的人对鸟类充满好奇,喜爱鸟,在各时各地观鸟,也了解鸟,甚至比对鱼的了解深。但这毫不妨碍动物圖鑑給鸟类加上各种独特甚至奇妙的性质,大部分借自古典时代的文章和东方传说。动物图鉴的作者觉得评述这些特性比单纯观察天空和自然更能体察“真相”。中世纪的人们非常会观察动植物,但他们并不觉得这种观察与知识有什么关系,更说不上揭示事物的真相。真相不来自外表,而来自玄思。所谓“实”是一回事,所谓“真”是另一回事,两者不同,“真”重要得多。

    2021-03-20 16:15:11 回应
  • 第148頁(黃鼠狼及幾種半野生半家養動物)

    中世纪的黄鼠狼是家养动物。古罗马人就已开始养黄鼠狼。人们驯养它,放在家里捉老鼠。如此贴近日常生活也并没让宅更好地为人所知。多本动物图鉴继承了古典作者的说法,认为黄鼠狼在口中怀胎,从耳朵产子,还有些则认为正相反,是在耳朵里怀胎,从嘴巴生子,不过这样认为的较少。大家认为黄鼠狼克蛇,能捕蛇吃蛇,甚至还能与可怕的巴西利克斯为敵。這種鸡头蛇身的怪物仅凭目光就能杀人,却害怕黄鼠狼,所以黄鼠狼真是神奇的动物,能保护人们免受伤害。它还知识渊博,能识药草,中了蝰蛇之毒就会吃大量益处甚多的芸香来解毒。如果其子被蛇咬而死去,它还会用另一种植物让孩子起死回生。那是一种红花,采于附近林中,放在小黄鼠狼口中便能让它活过来。这里可看出红色意味着复活,这种花就是十字架上的基督之血。

    2021-03-20 16:14:50 回应
  • 第146頁(狐狸)

    在中世紀的符號體系中,幾乎所有顏色都有雙重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但有一種顏色只代表壞,那就是棕紅色,它兼有紅、黃的壞。這是說謊者、偽君子、惡人的顏色,比如《聖經》中的該隱、大利拉、掃羅王,騎士小說中的加尼隆(《羅蘭之歌》中的叛徒)、莫德雷德法(Mordret,亞瑟王傳說中的叛徒)等。最重要的事,這還是猶大的顏色。雖然福音書並沒有描述猶大的外貌,但從加洛林時代開始,文章和圖畫經常將其描繪為長著棕紅色的鬍子和頭髮。狐狸就符合這種形象。

    2021-03-20 16:14:13 回应
  • 第107頁(家養四足獸)

    中世纪动物学不是现代动物学,这需要再三强调。史學家如果不想犯以今度古的错误,就要按中世纪的分类来研究中纪动物图鉴,不能按现代的分类,更不能按今天专業博物学家才知道的科学分类法,那会毫无意义。所以,在討論家养动物的本章中,我们还会加入几种似乎不在此列的动物。中世纪乃至今天对本土动物和异域动物的划分不一样,对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界定也不一样。

    近两个世纪以来,动物学家和博物学家认为,人类掌控繁殖的物种才算“家养”。中世纪文化则不同,只要生活在家(domus)或家周围就算“家养”,不仅有猫、狗、家畜,还有老鼠、黄鼠狼、八哥、喜鹊、鸟鸦,甚至鸡窝的常客——狐狸。

    有些对我们而言完全是家养的动物在中世纪的看法中反而是野生的。公牛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某些动物,雌雄会引出不一样的解读和教导。更有些动物野生、家养都有,比如猪、驴、山羊。它们的本性模糊不清,特点纷繁众多,隐义模棱两可。

    2021-03-20 16:27:24 回应
  • 第102頁(其他野生四足獸)

    松鼠也一样有害。在中世纪文化中,它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可爱、欢快、有趣的小动物,而是14世纪时一本德语动物图鉴所说的“林猴”。人们认为它懒惰、淫荡、愚蠢、吝嗇,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嬉戏。另外,它还会存起比所需多得多的食物,这是重大的罪恶。它有时想不起藏在哪里,又证明它太过思蠢。另外,它棕红色的毛好像犹大的头发,也是不良本性的外在标志。

    2021-03-20 17:18:02 回应
  • 第52頁(野生四足獸)
    2021-03-20 17:21:10 回应
  • 第83頁(獨角獸)

    ...独角兽象征“圣母之子”耶穌,少女象征圣母,大腿代表教会,前额独角代表圣父圣子乃是一體,所以無需兩角。

    中世纪的基督教当然会编出这样的释义,但独角兽及其捕猎法并不是到中世纪才有的,前5世纪的希腊医师科特西亚斯就已提到过独角兽,说它是一种野驴,红头蓝眼,生活在印度,前额生独角,有时有螺纹,只有几“肘”(大约45厘米),不到几英尺。在他之后又有许多古典时代的作者提到过这种长角的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观慢慢改变,不再像驴子,角也变长了,还多了许多特性,成了东方奇观之一,去东方旅行的人都想一睹其风采,猎人都想捉一只。老普林尼说独角兽是“印度最野的动物”,许多百科全书编写者继而怀疑独角兽是否就是犀牛。古羅馬人在斗兽时能见到犀牛,尤其是在与熊或象相斗时,因为这两种动物被认为所向无敌,犀牛却能以角刺入熊或象的腹部。...

    2021-03-20 17:26:35 回应
  • 第7頁(中世紀動物學)

    彩繪動物圖鑑那种画法,在他们看来比写实更好、更真、更重要。在中世纪文化中,精确不代表真实。而且,写实只不过是一种表现方式,与其他方式并不矛盾,也不代表进步。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弄懂中世纪艺术,也不会明白图像史。图像中的一切都约定俗成,“现实主义”亦然。
    引自 中世纪动物学 1
    2021-03-20 17:29:47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