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数对《教养的迷思》的笔记(2)

王数
王数 (见素抱朴)

读过 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
  • 书名: 教养的迷思
  • 作者: [美] 朱迪斯·哈里斯
  • 副标题: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 页数: 480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 2015-10-1
  • 教养的迷思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卡里·纪伯伦(一首诗)

    2022-03-05 17:36:01 回应
  • 他跟我在一起过得是否幸福,我们是否还是好朋友。

    问题:——1. 教养假设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错了:(认为父母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忽略遗传因素)——2 孩子的个性受什么影响:基因、群体社会化理论——3.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你永远都不知道孩子究竟以后会怎么样。专家也不知道。4. 打脸专家:出生顺序理论(非理性的信念)

    P1- 有时候有人问我:“你的意思是我怎样对待我的小孩都没有关系吗?”他们从来不问:“你的意思是我怎样对待我的丈夫或妻子都没有问题吗?”但是情况是相同的。我不指望我今天怎样对待我丈夫,就能决定他明天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认为会影响他跟我在一起过得是否幸福,我们是否还是好朋友。

    P2-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放弃吧!孩子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父母可以在上面描绘自己的梦想。 不要去理会专家们怎么说。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P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改变了许多人的意见和看法,但却不可能改变他们的人格。 今天的快乐并不能帮助孩子抵挡明天的不快乐,自然法则也没有说痛苦一定会有续集。

    P4-当研究者测试了大量被试,没有发现有意义的结果,他们通常会用“分步解决,各个击破”的方法,用各种形式拆分数据,希望一些分组的被试产生有意义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能增加产生可发表成果的概率,还带有偏见地发表了研究者先入为主的研究结果,因为有意义的分组效应得到报道,没有差异或不利的研究结果在发表的文章中却没有被提到。

    P5-出生顺序效应通常很小,然而,如果研究的规模足够大,微小的效应也可以十分有意义。因此,如果出生顺序效应是真实而微小的,那么,大规模的研究更能产生有意义的效应。

    P6-小型研究通常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例如,病人不是随机选取的,那些得到新治疗方法的病人可能比用老方法治疗的病人的病情更重一些或更轻一些,并且,研究不是“双盲的”,采用新方法的医生又是决定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人,病人也知道自己得到的是老的治疗方法还是新的治疗方法。

    P7-黄金标准研究通常规模较大(至少有一千个病人),具有随机抽样、双盲等特点。研究者与治疗方法提供者以及供药商没有任何往来。我们的研究领域很少有这种研究,心理学研究偶尔尝试往医学期刊上投稿,但如果用同样的评价标准来评判,这些文章通常不能发表。

    P8-孩子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一起习得的行为方式不会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当现代社会中的孩子一旦迈出家门,他们与兄弟姐妹关系中发展起来的行为模式就会遗留在家里,就像移民的后代将父母的语言遗留在家里一样。

    P9-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基因的作用。你的基因与你如影随形,但是你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时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当你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兄弟姐妹之间的行为差异部分原因是他们之间的基因差异,家长只是对这些基因差异外部表现作出回应而已。

    感悟:

    1. 构建关系——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孩子构建美好关系而不是想去改变/塑造孩子,轻松一点(你们是相互影响)
    2. 采纳一个观点之前先检验其正确性及逻辑是否通顺。
    3. 父母对不同的孩子影响不一样: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第三方评价发现无相关性),这种差异仅存在于家庭。孩子在家里和外面是不一样的。灰姑娘的比喻。挑食。
    4. 区分 人格 与 观点、看法

    2022-07-26 10:10:24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