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然对《汉代的谣言》的笔记(7)
-
序言
他们由此归纳出一个谣言发生条件的著名公式:R(rumor谣言)=i(importance重要性)×a(ambiguity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谣言发生时所处情境/语境所具有的不明朗性。所带出的信息、议题越重要,所处语境的不明朗性越高,谣言的影响力就越大。
-
第一章
有学者认为,西王母在西汉已有福神和高禖之神的职能,东汉画像石、画像砖上也常见西王母的形象。在后来的道教神谱中,西王母更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但在西汉的国家祭祀与民间信仰体系中,西王母的地位、职能究竟如何,尚待深入研究。
-
第二章
也因此,美得不同寻常的人物或事物,在当时人笔下,常被形容为“妖”。如宋玉《神女赋》:“近之既妖,远之有望。”李善注:“近看既美,复宜远望。”[13]在汉魏文学作品中,“妖人”[14]、“妖女”[15]或指美女,“妖冶”[16]、“妖蛊”[17]常写美态。 当然,不同寻常的美,对端方谨严的正人君子而言,亦可能带些淫邪不正的意味。《后汉书·皇后纪序》以“妖幸”形容以姿色得幸于君王的嫔妃美人[18],《后汉书·梁冀传》对东汉外戚权臣梁冀(?—159)妻孙寿(?—159)的描述为“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19],即反映出当时史家带有强烈意识形态意味的一种审美观念。
-
第四章
但异常体征、体貌的诠释,亦因人、因时势、因社会政治语境而宜。甄寻(?—10),甄丰之子[36],素轻佻,喜渔色,据说手臂上有纹理,自然构成“天子”二字,本应是吉兆。甄寻伪造符命(谶言),为其父甄丰讨封,成功之后又作符命,说汉平帝的寡妇黄皇室主(王莽之女)当改嫁甄寻为妻。王莽大怒:“黄皇室主天下母,此何谓也!”[37]甄丰因而自杀,甄寻被捕处死。由于“天子”手纹的传说,王莽亲自审视甄寻的手臂,并为其拆字:“此一大子也,或曰一六子也。六者,戮也。明寻父子当戮死也。”[38]
-
第四章
《后汉书·周燮传》:“燮生而钦颐折頞,丑状骇人。其母欲弃之。其父不听,曰:‘吾闻圣贤多有异貌。兴我宗者,乃此儿也。’”[34]东汉皇帝甚至不得不下诏书:“令功臣家各自记功状,不得自增加以变时事。或自道形貌表相,无益事实,复口齿长一寸,龙颜虎口,奇毛异骨,形容极变,亦非诏书之所知也。”[35]
-
第五章
光武帝中元元年“宣布图谶于天下”,一般被认为东汉帝王提倡谶纬的证据。但图谶从西汉后期至东汉初在社会上已流传极广,专攻的学者也很多,何须“宣布”然后才能推广于天下?实际上,光武帝即位后就令薛汉、尹敏等人“校定图谶”,删除新莽时期骑都尉崔发等为王莽编辑著录的符命谶言[133],对不利于东汉皇室的内容加以删削、修订,三十年后才把整理好的内容“宣布于天下”,目的是要令谶纬文本定型化,从而杜绝伪造谶文图谋不轨的流弊。这也从反面证明,光武帝面对谶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信服与恐惧心态。
-
第六章
汝南鲖阳有于田得麏者,其主未往取也,商车十余乘经泽中行,望见此麏著绳,因持去,念其不事,持一鲍鱼置其处。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麏,反见鲍君,泽中非人道路,怪其如是,大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多有效验,因为起祀舍,众巫数十,帷帐钟鼓,方数百里皆来祷祀,号鲍君神。其后数年,鲍鱼主来历祠下,寻问其故,曰:“此我鱼也,当有何神。”上堂取之,遂从此坏。传曰:“物之所聚斯有神。”言人共奖成之耳。[93] 鲍,即干鱼。称“君”者,战国时已称神异为“君”。[94]上文说的是汝南鲖阳(今河南新蔡)有人在野外湿地设套,套住一只獐子,物主还没来得及去检视猎物,就有商人车旅路过,商人见到獐子被绳索困住,不告而取。但又有点不好意思,就留下一条干鱼。当物主前往检视时,没见到有猎物,只有干鱼。因该地平时没有人车经过,物主大为惊诧,以为是神物。当地口耳相传,纷纷前来拜祭,治病求福,相当灵验。于是建起庙宇供奉如神,巫者云集,吸引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前来祈福,号称“鲍君神”。 过了几年,当年留下干鱼的商人再次路过这里,发现此怪,对村民说:“此我鱼也,当有何神?”遂从祭坛上取走干鱼,“鲍君神”庙就此荒废。
陶陶然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92条 )
- 文言和白话
- 1
-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
- 2
- 民族与民族主义
- 4
- 文言和白话
- 1
- 西南联大行思录
- 2
- 理解早期文明
- 4
- 仪式、政治与权力
- 2
- 顾颉刚自传
- 8
- 社会分层十讲
- 6
- 古代社會與國家
- 3
- 周代国家形态研究
- 4
- 商周古文字读本
- 1
- 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
- 6
- 周代的信仰
- 3
- 福柯
- 2
- 公众史学研究入门
- 6
- 《尚书》周初八诰研究
- 5
- 十批判书
- 1
- 犹太史研究入门
- 1
- 秦汉史
- 3
-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版)
- 6
- 阿莱克修斯传
- 1
- 春秋左传注
- 1
- 隶变研究(修订版)
- 1
- 中国考古学
- 1
-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
- 1
- 小屯南地甲骨(全五册)
- 1
- 甲骨文合集
- 1
- 西周的灭亡
- 2
- 史记
- 1
- 中国的王权主义
- 2
- 嘉庆合肥县志
- 1
- 赵绍祖金石学三种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