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9) 更多

  • 第90页 孩子能独立完成前,父母要从旁照看
    成为整理小达人的作战三部曲 基础阶段(1-3天)由父母来做,让孩子在旁边学习整理的方法。 进阶阶段(一周)父母一边示范,一边教孩子整理方法。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尝试自己做。 飞跃阶段(2周)由孩子自己整理,父...
  • 第86页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
    父母放手越多,孩子就有越多的成长空间,从而学会独立。如果父母什么都帮忙,对孩子过度保护,等到孩子以后长大,父母想撒手不管时,孩子反而变成了离开父母就不会生活的人。 父母千万不要这么说:所以说,我不是...
  • 第85页 培养整理的习惯
    孩子们不可能按照书本中描述的那样成长。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孩子的成长曲线就像高低起伏的山谷,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按部就班地前进。 如果孩子有所表现却得不到表扬,就会灰心丧气。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表现...
  • 第73页 如何与家人携手打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把客厅边整洁,和孩子自己想吧客厅变整洁,这两件事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 第68页 处理掉不要的东西
    如果把厌倦的东西和曾经喜爱但是旧了的东西简单归为“不要的东西”,想到它们变成垃圾了,心里恐怕会不舒服。实际上,这是学习如何与这些东西相处的大好时机。 父母不要这么说:这不就是垃圾嘛!扔了吧,别留着。...
  • 第49页 要有参与意识
    一定不要无视孩子的意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用“原来如此啊。”“你想要XX啊。”这样的话表示自己在倾听。如果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家长却不容置疑地表示:“我是这么认为的。”或者反复和孩子说:“我...
  • 第45页 让孩子整理前,父母要注意这些
    让整理变得简单的3个要点: 1.把辅助整理的箱子放在合适的地方; 2.分解步骤,让整理变成易于完成的事; 3.平时生活注意保持空间整洁,不乱堆东西。 父母千万不要说:收拾个东西磨磨蹭蹭的。就放那边吧。待会儿再...
  • 第37页 自己用起来方便的分类最重要
    父母可以这样说:哦,原来你是这么分的啊。你的分类方式好有趣啊。 父母要常常对孩子表示肯定,说几句鼓励的话能提升孩子20%的干劲哦。
  • 第12页 自立第一步,从收拾身边点滴开始
    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相当于学会了自立。 父母不能说:真拿你没办法。就今天一次,下不为例。 因为看不下去,就帮孩子把他该做的做了,孩子会因此丧失培养自立能力的机会,这种情况也会周而复始地继...

实用性阅读指南 (7) 更多

  • 第95页 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
    怎么运用这些学过的创业? 什么时候辞职? 辞职之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我纠结于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最妨碍我前进的是没有胆量——人是一种害怕失败,容易让步不前的生物。 心里一直想着创业,却又不愿草率行动,...
  • 第94页 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
    读书,特别是阅读 商务类书籍,只有在读完后有所行动才能发挥阅读效果。 好不容易读完却把内容忘了,或者就算记得住内容也是读过后没有任何后续行动——大家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如果...
  • 第62页 为什么记不住书中的内容?
    人类大脑的构造原本就善于忘记。根据池谷裕二先生所著《大脑构造与科学学习法》一书中提到的,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如果把见过的景色、书本的信息、听到的人声、空调声、乃至气味、触感等都一一记住的话...
  • 第42页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 通过思维导图,你的记忆、整理、理解和构思的范围会不断扩大,从而帮你找出所面对问...
  • 第24页 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我有很多次都是看完这些推荐意见再购书的,但真正能找到适合自己书籍的概率并不高。买10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一般也就三本,0-30%的概率。 因为概率很低,所以现在我要是发现有感兴趣的书,一般会在实体书店先确...
  • 第6页 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具体做法如下:先想好关于书本的“问题”,然后在书本中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 第2页 确定读书目的
    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因此也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11) 更多

  • 第164页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除了一部分文艺作品和专业书籍以外,现在大部分图书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的,需要“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现”的书越来越少了。现在大概只有在研究古典书籍时才需要多读几遍了吧。 才考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以笔记内容...
  • 第145页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为了激发创意,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
  • 第121页 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在原创文章中产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细致、深刻的。 从购书清单...
  • 第99页 激发思想的火花
    为什么摘抄好原文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你可能觉得如果写上自己的评论,好不容易提炼出来的书中精髓会被自己的文字干扰,影响读书的心情,但我觉得这一点无所谓,自己当下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摘抄这一段...
  • 第84页 做记号的三个步
    关于如何筛选最终做读书笔记的内容 实施如下“筛选程序”,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1 通读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 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
  • 第82页 巩固印象的笔记
    想更有效率地骑自行车,就要掌握窍门,根据路面的倾斜度更换大小不同的齿轮。读书的时候也一样,在较难理解的部分换上低速齿轮认真品读,而在较容易的部分就用高速齿轮快速浏览,这种边读书边“更换齿轮轮”的读...
  • 第80页 无法坚持做笔记的原因
    在做一件事的中途如果出现了一天的空白,或者做事的频率放慢了,就会让人感到失去乐趣。同理,几天不记读书笔记,再翻开笔记本的时候就会觉得提不起精神。
  • 第78页 从一句话开始
    读书的重点是自己认为那些内容重要,并将其彻底消化。从这一点来看,写在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可以只是一句话。因为有的书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也有的书“虽然大部分没什么意思,但有几页确实能给人很大启发”。这...
  • 第76页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为了写出精炼而深刻的读书笔记,你应该在读完一本书以后认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页哪一行,思考怎样撰写读书笔记,然后严格地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 第74页 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一句话读书笔记并没有给我们多少信息,除了读书的日期是8月5日、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正是这句话的存在,让这次读书成了一次看得见的体验。 别看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写和不写还是有很...
  • 第61页 有购书清单指明购书
    我们经常说“要对所有事物抱有好奇心”。好奇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也只会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小想法。瞬间的思考就像沸水里的气泡,智慧出现一瞬间。如果马上把想法记下来,就算自己再潦草,也补什...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4)

  • 结构
    在动物学中,你可以从动物的骨架判断出它为何种动物。结构预示内容,文章的重要观点要给予最多关注,且应最先讨论。
  • 第3页 可读性
    第一稿的愉悦源于欺骗自己它离真正地作品已经相当接近了;其后稿的愉悦部分源于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第一稿欺骗。 ——朱利安·巴恩斯
  • 第2页 53
    写作应该精雕细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写作第二重要的任务。最重要的写作原则是让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细节则使文章更可信、更难忘。
  • 第1页 前言
    写作包含四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和语法,它们如同保持椅子稳固的四条腿。结构关乎文章组织以及表述观点的顺序;风格是写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支撑所写的呢荣;可读性与表达方式、写作材料的视...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2)

  • 第1页 引子:别让自己成为孤岛
    苹果公司CEO库克说过一句名言:“别让自己成为一座孤岛至关重要。我认为,作为CEO,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 P4: 在中国,“关系”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既需要它,又对它充满不屑,好像一个知道寻找关系的人...
  • 第1页 序:那些影响过我们人生的人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不行:在上学时学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在上班后遇到一个糟糕的上司,结婚后又遇到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