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至死 (9) 更多
-
第162页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
第142页
卡莱尔说,历史不仅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活的世界,虚幻的反而是现时的。 -
第112页
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 -
第110页
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 -
第96页
最后,大家为这些表演鼓掌,这也是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所希望得到的,也就是说,它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 -
第75页
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 -
第74页
柯勒律治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
第25页
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
第23页
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联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


眠空 (25) 更多
-
第25页
“生命的道路上出了什么岔子,不能仅靠智力上的理解去化解。这是生命的模式,它在你体内,深入骨髓。你必须回去。如果你真的想变得自然,你得重度往日的时光……找出来,回归到过去,再度经历它。如果有遗留下什... -
第229页
各自的悲哀都应只付自己。对别人来说,这些不重要也很卑微。 -
第222页
贪爱沉溺便是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
第167页
在这个时代,人不可能试图用回避或远离来获取与恶之间的距离。只能是安危接纳,下面接受袭击。敞开身心,让它穿透而去。又该如何不为所动。全然解缚,悠游处在,如此这般,与这个世间尽兴嬉耍一番。 -
第147页
事实上,大部分美好的时刻,我们无从分享,无从对照。 -
第135页
时间飞逝,所能给你的在断消减。这使我试图让自己的每一次付出更为完尽和努力。何必在妄想中计较和追究。不如喝茶听雨,不如爱慕厮守。这样的日子,过一天,就是少一天。 感觉凉水兜头浇下。 -
第134页
不应在原地等待。要一边前行一边等待。 -
第112页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第80页
人所选择的爱人,其实是另一个自己。 -
第75页
九十五岁的以马内利修女说:“每个人都期待按自己的方式被爱,每个人都希望另一半能够对自己的期待作出反应。因此,许多爱情关系不过是一些自身出发并且回到自身的行为。” -
第48页
奥修说,死去的人,将在他生前所爱的人身上收回他的能量,这些能量会被他带走。因此,那个被爱着的人,会感觉到自己的身心被挖掉一块。这一块区域将始终是空的,是匮乏的。 -
第46页
我总觉得女人身上最可惜的不是年老,而是被辜负被压抑的天性里的柔情和美感。 -
第39页
艺术创作要得到的不是认同,只是表达。 -
第38页
天地的无情远胜过人间微渺的生死。 -
第29页
人内在的深切和细腻,需要对待的人才能承当。这内在若得到自在的化解,不至于成为负担。否则便是一种凝聚和停滞。 -
第27页
人与环境的对抗永无绝期。自我摧毁是有快感的。所有的下堕行为都伴随着快感,摔破一个罐子,与长时间塑造和建设一个罐子,前者让你享受到更为强大的自我妄想。觉得自己具有力量。但事实并非如此。行动应该携带和... -
第26页
人一生的挣扎是否值得同情。每个人各有各的挣扎,轮不上谁来同情谁。对更高的力量来说,它看待人的挣扎和我们看待蚂蚁奔走蜉蝣求生没有两样。不过是盲目而辛劳地奔走,不过是求一段肉身的存在。这一生,只有对自... -
第22页
没有什么发生是错误,它们最终都是正确。 -
第21页
孩子需要小心对待,需要亲吻、拥抱、关注、鼓励。需要确认的爱与安全。被剥夺这些,心里不免暗藏坑洞。如此,也许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因为内心的敏感和情感被压抑,能量剧烈冲撞,需要释放。但这些冲撞可能... -
第21页
最好的方式,是学会与黑暗共存,并越过它的界限。 -
第15页
中性,理性,智性 -
第12页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
第9页
写作激活了记忆。记忆则投食于写作。 -
第3页
脚步有力而坚定,不断地走下去,就可以走一条长路。 -
第1页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皆悉空寂,无有真正。 所谓水落石出,是在时间的回旋中仍相遇自己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