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脑浆粥对《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的笔记(15)

一锅脑浆粥
一锅脑浆粥 ([!^13]@>([;.\?\!][ ^13]))

读过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书名: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作者: 郭建龙
  • 页数: 412
  •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4
  • 第40页 第一章 秦代:中央帝国的诞生
    商鞅的变法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地方上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各县由中央直接管辖,官员由中央统一指派,并在民间建立什保制度,五户为一保,互检监督,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控能力,郡县制度彻底破坏了商周以来的封建制度,在地方一级上完成了集权化。秦国所建立的这套制度也成了未来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蓝本,虽然地方管理的层级越变越多,但管理的思路再也没有变化过。 第二,控制粮食流通采道,限制人口自由流动。虽然土地属于农民,但农民不得擅自离开土地。这样,每一个农民就被“标准化”了,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生产粮食,政府通过控制流通渠道将农民生产的粮食输送到秦国的战争机器中。
    引自 第一章 秦代:中央帝国的诞生

    上古时代的人肉电池。

    2019-02-04 19:33:20 回应
  • 第82页 第二章 汉代:皇帝的财政僵局
    可是,人们没有注意到,虽然贤良、文学们迂腐,看不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但是,他们却揭示了集权社会的一个悖论:从理论上看是很美好的事情,但一到现实中就变了味儿。 比如,桑弘羊谈到,政府把制铁业收归国有,不仅可以扩大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管理来提高铁器的品质,保障人民的需求。因为政府的实力最强,它组织生产,自然能生产出最好的物品,比民间小规模生产的质量要高得多。这听起来很在理。 但来自基层的感受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由于人们需求多元化,各地需要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铁器。而在以前,这些需求都可以通过遍布市场的手工作坊来满足。但制铁业国有化之后,铁器的种类反而大大减少,明显不利于生产。另外,一旦政府把某个行业收归国有,那么,这个行业生产的产品就会立刻涨价,让人苦不堪言。
    引自 第二章 汉代:皇帝的财政僵局

    现实很骨感。

    2019-02-04 19:40:34 1人喜欢 回应
  • 第89页 第二章 汉代:皇帝的财政僵局
    桑弘羊的“社会主义”观点看上去非常具有说服力,也有严密的逻辑性。但在实践层面上,人类对于这个理想已经试验了几千年,每一次试验都会发现:政府的管制需要官僚去执行,而政府的权力愈大,官僚可以变现的资本也就越大。最后发大财的往往是政府的官员、官员的亲戚朋友,以及其他类型的关系户。另外,政府对于经济的限制越多,民间经济越凋敝,人们就越会发现要发财只能靠政府 。 这些经验是通过实践总结的,很难从形而上的辩论中获得。但找们至少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和现在争论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几于没有区别。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按照贤良、文学的观点,政府减少管制,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答案出乎意料:同样也解决不了。原因仍然在于集权式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争权。当官僚集团复杂化之后,中央政府即便想放权,也很难得到地方官员的支持,甚至中央政府正准备放权时,地方政府立即把中央政府放出的权力收到手中,而民间仍然一无所获。 中央政府为了政令通达,必须集权。但一旦中央政府集权,地方政府又会把负担转嫁给民间。总之,在双层政府的博弈下,吃万的永远是民间,而中央政府试图放权的努力也总是败于官僚阶层的抵抗。这种问题在集权体制的历次改革中都能看到踪迹。
    引自 第二章 汉代:皇帝的财政僵局
    2019-02-04 19:48:37 回应
  • 第115页 第四章 穿越朝代的制度惰性
    不管皇帝想做什么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在地方,充满了和他对着干的人,这些人表面迎合,暗地里却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想着怎么利用皇帝的政策来发大财。 行政效率的降低将东汉变成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中央仍然保持着某种权威,但这种权威只是名义上的,而地方上的每一个势力都行使着小小的特权,快活地利用体制来获取利益。这时中央需要做的,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地方也给予中央足够的尊重,两不打扰。 一旦中央想做事,就是将矛盾暴露出来的时刻。
    引自 第四章 穿越朝代的制度惰性
    2019-02-04 19:51:12 回应
  • 第128页 第四章 穿越朝代的制度惰性
    只要有一次危机瓦解了帝国的财政,那么政府就必须开辟无数的非正规渠道来敛财,从而造成社会上新的不稳定。当一个国家掉到这个旋涡里时,就会越来越混乱,形成恶性循环。
    引自 第四章 穿越朝代的制度惰性
    2019-02-04 19:56:27 1人喜欢 回应
  • 第180页 第六章 唐德宗:吝啬皇帝的感慨悲歌
    税负的加重让更多的人逃亡,而逃亡的人越多,剩下的人税负就更加沉重。这个恶性循环抑制着经济的发展。 关于这些问题,中央政府一清二楚。这些事也曾作为议题被多次讨论,但都因为财政的原因被束之高阁。 政府讲道理时只在它缺乏税收时,而讲道理的唯一方式就是加税。
    引自 第六章 唐德宗:吝啬皇帝的感慨悲歌
    2019-02-04 19:57:19 回应
  • 第192页 第七章 一千多年前的土地革命
    查明税基是一个政权走向正规的标志,但同时,查明税基在集权时代又是一把双刃剑,政府收税过于容易,就容易收过头。比如隋代将人口数字落实得清清楚楚,收税很容易,结果隋炀帝就花费无度。唐太宗和隋炀帝一样东征高丽,对民间经济破坏很大,但由于唐代查不清人口,征税难度大,反而对民间形成了一定的保护。
    引自 第七章 一千多年前的土地革命
    2019-02-04 19:59:10 2人喜欢 回应
  • 第222页 第八章 唐代:最简单的财政,最复杂的问题
    武后的选择也显示了长安的窘迫地位:从西周时期,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就是最繁华的所在,但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安已经变成了西北一隅,在经济上丧失了重要性。但是,由于它在政治上仍然是首都,政府必须利用行政手段大量向长安输血,这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引自 第八章 唐代:最简单的财政,最复杂的问题

    弦外之音简直跃然纸上了。

    2019-02-05 18:56:44 回应
  • 第236页 第八章 唐代:最简单的财政,最复杂的问题
    佛教徒只是从教义和因果报应的角度去看间题,从来没有想到,给他们惹祸的其实不是信仰,而是财富。 “三武一宗”灭佛的理由只有一个:财政。他们在意的不是佛经对错,而是三样东西: 一是佛寺的人力资源。每个寺庙都充斥着年轻力壮的和尚,但他们不仅不劳动,还不纳税和服劳役,政府早就想打他们的主意。 二是佛寺的土地。根据传统,佛寺的土地都是免税的。当政府的征税过于严苛时,人们甚至把土地先送给寺庙,再变成寺庙土地的租户,得到的收人反而比拥有土地更划算。但政府却因此少了许多收入。 三是佛寺的铜像。在唐代后期,由于政府垄断经营铸币,既缺乏铜也缺乏钱,而佛寺里有大量的铜像可以
    引自 第八章 唐代:最简单的财政,最复杂的问题
    2019-02-05 18:57:48 回应
  • 第244页 第九章 宋代:改革之殇
    关于府兵制的提议,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实行府兵制的时期,也有实行募兵制的时期。实行府兵制时期,人们就想改革成募兵制;而实行募兵制时期,又想改革成府兵制。比如,隋唐时期人们看到先前的募兵制花费太高,所以用府兵制解决花费问题,这和范仲淹的初衷是一样的。但唐代中期以后,人们发现府兵制虽然节约军费,但士兵的战斗力不强,为了打仗,还是得用募兵制。募兵制持续到宋代,由于花费控制不住,范仲淹又提出要改为府兵制。 这种循环说明,军队的战斗力与军费开支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无解的难题,要么战斗力低,要么军费高,即便暂时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无法长期保持。范仲淹想从募兵制往府兵制调整,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寻找再平衡的尝试,在北宋军费太高的情况下,找到一个降低花费的方法。
    引自 第九章 宋代:改革之殇

    有没有觉得有点眼熟?(民主党vs共和党,大政府vs小政府,市场vs干预,等等等等……)

    2019-02-05 19:00:08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一锅脑浆粥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026条 )

Everything Is F*cked
1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2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15
大流感
3
债务危机
1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
1
Are You a Machine?
2
超额收益
9
心外传奇
6
对赌
11
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
3
双升高手秘籍
1
神经的逻辑
16
互利(政治的智慧)
1
沉思录III
3
经济人的末日
6
The Peaceful Pill Handbook
1
公正
5
算法的陷阱
3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3
反智时代
4
最后的期末考
5
扫地出门
18
算法霸权
20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
4
反对选举
3
枪炮、病菌与钢铁
6
祖先III
3
法国大革命反思录
2
正义之心
31
互利经济学
27
大国宪制
8
自由意志
1
人体交易
5
理性选民的神话
7
极权主义的起源
12
失控
10
祖先
2
沉思录Ⅱ(经典日新书系)(THE MEDITATIONS OF EPICTETUS)
7
沉思录
1
科技想要什么
7
疾病的隐喻
7
暴走军国
5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7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3
政法笔记
5
中国人的性格
15
反抗“平庸之恶”
7
黑洞
22
龙床
2
弗兰克尔自传
1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6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5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19
活着回来的男人
12
不然你搬去火星啊
2
聚光灯下的明星科学家
3
这是不是个人
1
同业鸦片
1
天朝的崩溃
30
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
2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
1
事实证明,人民永远是最可爱的
1
生死链: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与生命对话
10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22
共和中的帝制
2
逃避统治的艺术
2
大国大城
4
The Real Doctor Will See You Shortly
1
王晏美谈肛说肠
2
人之将死
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57
乱时候,穷时候
1
Science Research Writing
6
Beyond Feelings
23
肌肉失衡的评估与治疗
2
Miniature Guide to the Art of Asking Essential Questions
1
Nudge
6
最后的陪伴
2
Complications
4
What Is Life Worth?
5
帕慕克们怎样读书
3
老残游记
2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2
中式英语之鉴
41
血酬定律(精装)
1
The Great Eskimo Vocabulary Hoax
1
随机漫步的傻瓜
10
Why Things Bite Back
3
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1
约翰·邓普顿的投资之道
1
日语探疑
1
认知盈余
3
一九八四
1
人造恐慌
3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7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4
The Writer's Notebook II
7
SCI 论文写作和发表-You Can Do It
1
技术的报复
5
我的月亮男孩
15
六个字母的解法
3
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
28
我与岩波书店
12
为什么?
30
协和医事
12
只有医生知道!
1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3
一句顶一万句
2
我们仨
6
我与地坛
3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病理分析卷)
14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卷
12
癫痫
6
编辑人的世界
7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病适合看西医
7
失败的逻辑
8
魔鬼约会学
18
心术
27
虚实之间
7
此生未完成
6
练习场
3
再富,也不可富孩子
3
My Life as a Quant
2
Nothing Dies
1
世界与你无关
8
大道当然
54
贪婪的大脑
1
小黑本
2
思考的艺术
12
垃圾车法则
1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
囚徒健身
1
三国配角演义
1
Law School: A Survivor's Guide
2
The Aggressive Conservative Investo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