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皮儿对《新世界》的笔记(21)
-
第4页 缘起
所以,当你全神贯注,并且对着一朵花、一颗水晶或一只小鸟沉思冥想,但在心智(mind)上不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你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这三种“开悟”的生命形式,在人类的意识进化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方说,莲花之宝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象征,而白鸽,在基督教中代表着圣灵。它们一直在为人类注定要发生的一个更深远的地球意识转化奠定基础,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开始目睹的心灵觉醒的现象。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当不去定义一件事情或者物体时,内在世界会开启一个觉醒时刻,而这个的转变就是新世界的到来。
-
第67页 角色扮演-小我的多重面貌
一个害羞而害怕他人关注的人并不是没有小我,而是有一个矛盾的小我:既需要又害怕他人的注意。他害怕的是:关注会以不认同或是批判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不但不能增强小我,反而还会贬低它。所以这个害羞的人对于关注的恐惧,就超过他对关注的需求。害羞通常伴随着非常负面的自我认知,那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任何自我的认知感-为自己贴上的各种标签-都是小我,无论主要是以正面的(我最棒了!)还是负面的(我一无是处!)方式展现。在在每个正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深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在每个负面的自我任职之后,都暗藏了想要一枝独秀或是凌驾他人之上的欲望。看起来非常自信,而且不断追求优越感的小我,后面缺失无意识地对自卑的恐惧。相反的,在害羞、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小我自卑情结之后,却有着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很多人因他们接触到的情况和人物的不同,而在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摆荡。对于内在,你所需要知道并且去观察的就是:当感到比某人优越或在某人面前自惭形秽的时候,那就是你内在的小我! 引自 角色扮演-小我的多重面貌 小我以多种面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论它是以骄傲者的姿态或是自卑者的姿态出现,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类内在小我的外在表现方式。只有当你对于外在的人与事不做任何的反应和评价时,小我才会渐渐瓦解,意识之光会进入你的本体之内。
-
第106页 情绪和小我
身体相信脑袋中的声音所诉说的故事并对它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就是情绪。而这些情绪接下来又把能量反馈给当初创造它的思想。这就是介于未受审查的思想和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创造了更多情绪化的思考以及情绪化的杜撰故事。 引自 情绪和小我 当小我开始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而自身又对小我的判断深信不疑时,就会产生各种情绪。情绪产生的能量传送回给小我,更加壮大了小我的力量,从而循环往复。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一旦陷入情绪中,就很难从中抽离,只会随着情绪而走,内心的感受会越来越低落,因为这是一个死循环。
-
第110页 怀抱过去
“过去”是以“记忆”的形式在你之内存货,但是记忆本身并不是问题。事实上,经由记忆,我们才能从过去和过去的错误中记取教训。只有当记忆(就是有关过去的思想)完全地掌控你的时候,它们才会变成负担,变成问题,而成为你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过去所制约而成的个性,就成了你的牢笼。你把自我感投注在记忆之中,视这些故事为你自己本身。这个“渺小的我”就是遮蔽你真实身份的幻相,让你看不见自己是永恒无形的临在。 引自 怀抱过去 “过去”只是过去,不带有任何评判色彩的过去是有助于我们记取教训从而成长的。但是当过去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时,当过去掌控着你的情绪时,过去就会成为阻挡你发现自我真实身份的重要障碍。所以过去不代表你自己,也不是你自身回忆的一部分,最有力量的时刻在当下。
-
第135页 不快乐
痛苦之身和小我是近亲,他们彼此需要。导火索事件或状况发生时,通常会透过极度情绪化小我的过滤来予以解释和回应。也就是说,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会被完全地扭曲。你是经由内在情绪化和过去的观点,来看待现在的时刻。换句话说,你所看见和经历的,不在那个事件或状况中,而是在你的心中。有的时候,事件或状况是有些恼人,但是经由过度反应你强化了它。这样的过度反应和强化,就是痛苦之身需要和喜爱的,是它的事物。 被沉重的痛苦之身掌控的人,几乎不可能从他扭曲的观点,也就是极度情绪化的故事中抽身而出。在故事中,如果负面情绪愈多,它就变得愈加沉重而不可理喻。所以,他无法接受故事的原貌,而把它扭曲成他要看到的事实。当你完全被困在思考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中时,你是无法脱身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有出路。你被困在自己的电影和梦境中,困在自己的地狱之中。对你而言,这就是唯一的真相,因为没有其他的可能。从你的立场来说,你的过度反应也是唯一可能的反应。 引自 不快乐 人们都会经历一种“钻牛角尖”的时刻,不论是因为一个人,还是一件事,当你钻进这个牛角尖后就会越钻越深,无法自拔。而这就是痛苦之身在人们情绪上的反应。当你钻牛角尖时,会觉得自己想的每一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是如此的真实,而且越来越深信不疑,其实这就是痛苦之身引发的过度反应。当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辨别出来,从来不做任何评价。
-
第211页 一段关于“内在目的”的对话
整个人生的旅程,最终都是由当下这一步所组成的。始终就是只有这一步,所以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其上。这并不是说,你毋须知道你的方向,而是说,当下这一步才是首要的,而终点是次要的。到达终点以后所遇到的事情,取决于当下每一步的品质。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未来为你所准备的东西,取决于你当下的意识状态。 引自 一段关于“内在目的”的对话 让我想到了古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当你做好每一个当下时刻,有意识的度过,那么终点就是那个我意识之光的新世界。
-
第17页 转化的急迫性
小我只不过是:与外在形相的认同,形相主要指的是思想形相(念想,thought form)。如果邪恶有任何真实性的话(这个真实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那么它的定义也可以是:完全地与外在形相认同,就是与物质形相、思想形相、情绪形相认同。这样的认同会造成我们的无知;无视于我们与整体的联结,完全无法觉察到我们内在与其他万物以及源头的合一。这样的遗忘就是原罪,受苦和幻相。当“我们与万物显然是分离的”这个幻相主导了我所想、所说和所做的所有事物的时候,我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 引自 转化的急迫性 只有当我们与万物是联结的,才能够不被幻相所误导,察觉到小我,才能进一步与万物的源头联结。
-
第19页 小我:人类的现状
在这个表相之下,万物不但与其他的事物相连,同时也和它们生命的源头相连。即使是一块石头(当然一朵花和一只鸟就更明显了),都能为你展示回归神、回归源头和回归你自己的道路。当你看着它、握着它或是任由它在那里,而不加诸一个字句或是心理标签在它身上的话,你的内在会升起一股敬畏和惊叹之情。它的本质会无声地与你沟通,然后把你的本质反映回来给你自己。 引自 小我:人类的现状 这就是没有小我的状态下,人类与生命源头联结的作用方法。
-
第25页 脑袋中的声音
人类存在最主要的困境其实就是无觉知的思考。 引自 脑袋中的声音 无觉知的思考就是下意识、从不对其作出思考的思考
-
第26页 笑我的内容和结构
小我的心智完全被过去所制约。它的制约有两个面向:内容和结构。 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借由与一个物件产生关联,来强化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已经是在小我心智的结构中根深蒂固了。 小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心智结构就是“认同”。 认同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与实体事物的认同:我的玩具,稍后就变成了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衣服等等。 引自 笑我的内容和结构 小的生存模式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