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名字对《纵乐的困惑》的笔记(16)

纵乐的困惑
  • 书名: 纵乐的困惑
  • 作者: [加] 卜正民
  • 副标题: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 页数: 384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6-10
  • 第二章:春 中央衰退 / 104

    基础设施建设的出资方

    尽管明初桥梁的兴建,官方与民间的工程相若,但到明代中叶时,地方人士所建桥梁的数目远比官方为多。在地方志中,很多桥梁的赞助人被称为“义民”,那是对富商的雅称。对于那些执意认为政府应当是所有基建投资来源的人来说,找寻商人资助桥梁和道路的兴建无疑是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然而,明代中叶的人们肯定不是这样想。
    引自 中央衰退 / 100
    2020-01-16 00:43:45 回应
  • 中文版序 / xii

    火车窗户里看到的风景

    上述回顾只是想提醒读者,历史学家就某个研究课题所貨的任何内容都绝不是盖棺定论。探索历史真相的道路对新一代历史学家始终是敞开的,他们在火车轨道的新位置,会告诉你不一样的故事。你只要确保从火车窗户里看到的面容不只有你自己就行。
    引自 中文版序 / xii
    2020-01-16 00:45:12 回应
  • 商业 / 127

    文化是人们的所作所为

    明朝的官员和上层儒家士绅可能深信中国以外的世界是低等的,并害怕他们所认为的来自外地的腐化影响。但文化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他们认为他们应该做的。漳州人并不认同这种所谓的对外交往的文化厌恶感。
    引自 商业 / 127
    2020-01-19 12:04:43 回应
  • 正德年间的衰落 / 156
    所有这些意见加起来,反映了一种可以追溯到正德年代之前的怀旧意识,这就是农村内阶级关系的和谐。再次回到松江府,当地最富裕的人、内阁首辅徐阶声称,唯有回到十五世纪末,才能找到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理想关系:大家有田不能耕,必租给佃户;佃户耕而不足食,定仰靠大家。从地主的角度来看,这种将地主与佃农的关系理想化为类似父子的互相供养关系,是一个完美而合理的组合。这当然是徐阶一一松江最大的地主一一的观点。但这种家长主义在正德年间逐渐消失,早期的互相支持和互相供养变成互相猜疑和互相仇视。但事实是,洪武皇帝并不喜欢地主所有制,这种制度也应当从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中排除出来。按照洪武皇帝的观点,首辅徐阶拥抱着一个错误的怀旧意识,但在他当时生活的时代,只有最热诚的农村儒士オ会幻想土地所有权能重新回到耕作者手里。
    引自 正德年间的衰落 / 156
    2020-01-28 14:14:22 回应
  • 正德年间的衰落 / 170 士绅阶级
    人们普遍意识到,在他们抗议的背后,是对辨别焦虑并控制它的渴望,这种焦虑来自社会关系网,他们是这张大网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可能成为失去最多的输家。当然,旧的精英阶层在明代中叶的商业化旋涡中受到威胁,但没有了这些威胁,朱肜和张岳等人可能永远进入不了士绅阶层。一且身处其中,他们不得不处处为他们的身份辩护,并在正德以来的纷乱世界中保持他们的地位,因此他们诉诸儒家教育(朱氏),甚至考试制度的限制(张氏),作为守门者,去抵挡一波波日益强大的向上爬的平民,他们竭力要求进入土绅阶层。
    引自 正德年间的衰落 / 156
    2020-01-28 14:20:56 回应
  • 消费与生产 / 227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
    明代后期,中国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这并不是说中国在产生资本主义上“失败”了;而是说,它创造了其他别的东西:一个广泛的市场经济。它利用国家交通通讯网络,打开了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在一定地区内将农村和城市的劳动力组织到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中来,却没有瓦解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村家庭;重新组织了消费模式,却没有将生产和消费完全分离。它在缓慢但是必然地向士绅社会发展,通过消除儒家思想对商业的蔑视,使一个涵括精英阶层利益在内的强大联盟在清代得以形成。但是,这并不是欧洲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引自 消费与生产 / 215
    2020-01-30 11:38:25 回应
  • 贸易 / 242 士绅阶级和商人
    他们不再需要、甚至也不再有必要装作是来自历史悠久的、在某种程度上被理想化了的乡村士绅家庭,オ觉得自己能够进入有教养的社会圈子——尽管土地财产作为一种取得社会地位认同的资本,始终十分诱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旧的乡村土绅仇恨商人,因为没有土地的商人可以逃避徭役的征发,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土绅却必须承担。可见他们的特殊态度是有其经济和思想基础的。但当大商人转而购买土地的时候,这种态度就开始发生变化了。无论如何,旧有的士绅阶级在迅速地消失,那些较富有的士绅们放弃了他们在乡村的庄园别墅,利用他们土地经营的利润在城市购买住宅,一般在县治或府治,但如果可能的话,也有在省城购买的。
    引自 贸易 / 231
    2020-01-30 17:12:42 回应
  • 贸易 / 231 商人的价值
    李晋德与传统士绅的商业批评不谋而合:对商业利益的无情追逐是罪恶的。但是他关注的主题并不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保持,而是商贾事业的持久发展。 李晋德也向读者提供了保证投入不超过所得的简单方法。他说要达到这一基本目标有三种方法。第一,勤奋。关注每一个细节做每一笔生意都要小心慎;早睡早起。第二,守财。杜绝浪费,避免炫耀,不要与那些浪费金钱、狎娼赌博者为伍。如果你在这些方面谨慎从事,你现有的资本就会像人们通常所期望的那样,为你带来更多的财富。第三,要账目清晰。“量入以制出,将终身无失。若不画算,必有差失。”这些忠告巧妙地符合了儒家对勤奋和谦虚的要求,将其转而应用在商业领域里。
    引自 贸易 / 231
    2020-01-30 17:19:33 回应
  • 时尚 / 249
    时尚的走向并不是一个公开的过程。它总是被那些既定的精英人物所裁断。时尚的标准不是由那些从底层爬上来的企求者决定的,而是由那些已经达到既定水平、需要保护既得的精英地位的人们决定的。他们划出时尚与普通的界限,将大多数企图挤进上流社会的追寻者都拒之门外;不然的话,他们的上流社会地位就会变得不值钱,他们的足以象征其优越地位的资本就会失去价值。这种排拒大多数的办法并不是没有遇到来自下层的反抗。商业圈中的精英人物力图将他们自己的时尚强加于社会,力图铲除由他人制定的、他们无法企及的那些标准。这样,那些处于社会上层的时尚的制定者和下层的追随者之间就会发生无体止的冲突。下层的追逐者千方百计地想扩大时髦的范围以便将他们自己也包括进去;上层的制定者则处心积虑要设置新的障碍,不让圈外的人进来。所以时尚设计者就必须一次又一次地使那些大众消费者明白,他所穿戴或收藏的东西是错误的,或是穿戴或收藏的方法不对,否则就会缺乏时尚创新的生命力;他们必须摒弃由下层素材构思新款式的企图,除非将其融合改造,使一般民众无法企及。
    引自 时尚 / 248
    2020-01-30 17:30:52 回应
  • 时尚 / 253 追逐
    当每个人都开始追逐原本应属于士绅阶层的东西时,这些士绅试图以不断修改审美规则来维护他们优越于后来者的特权地位。这种对新时尚的无休止的追逐,否认一切事物既有形式的永久价值,最后让人麻木,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帽子还是饰品,家具还是食品,抑或是价值还是信仰。明代后期不断被打破的时尚界限,就这样在服饰式样时髦和过时的变换中,不断地重新形成,每一种式样都毫无例外地在离开上层社会之后进入下层民众的生活中。
    引自 时尚 / 248
    2020-01-30 19:05:46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